7月28日,上海提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提牛科技”或者“公司”)披露已收到北交所第一轮审核问询函。监管层对公司实控人葛林五向陈景韶等6人累计无偿转让公司64.26%股权的合理性,以及业绩增长合理性、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合理性等核心问题提出深度质疑。

根据北交所公开发行并上市信息,2025年6月30日, 提牛科技北交所 IPO 申请正式获受理,保荐机构为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本次 IPO 拟募资3亿元,用于建设高端半导体清洗设备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及营销服务中心,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
招股书显示,提牛科技专注于半导体清洗设备及中央供液系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客户涵盖华润微 、 立昂微 、 赛微电子等业内知名企业。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下称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8885.18万元、1.29亿元、1.4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83.70万元、4468.38万元、4908.49万元。其中,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14.82%,净利润同比增长9.85%。
问询函首当其冲质疑实控人葛林五的股权操作。
根据第一轮问询函披露,提牛科技实际控制人葛林五在2012年5月和2019年1月,分两次向陈景韶等6名骨干员工累计无偿转让公司64.26% 的股权,且两次转让均未支付对价,且股权均由在册股东葛林五、李杰代持(李杰持有的股份为替葛林五代持)。
此外,2019年3月,葛林五控制的茂贤合伙等持股平台以1.9 元/出资额的价格对公司出资100万元;2019年6月,茂贤合伙以1元总价分别受让葛林五、李杰持有的公司53.04%、18.26%的股权。上述变更用以还原除葛林五为陈景韶代持的7.76%股权外的其余代持。
值得注意的是,茂贤合伙的合伙人为葛林五及上述6名骨干员工,葛林五持有茂贤合伙8.24%的份额并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茂贤合伙注册资本为500万元, 《合伙协议》约定在2038年5月11日前完成实缴。
对此,北交所要求提牛科技结合陈景韶等6人时任职务、薪酬水平、参与公司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及贡献,并对比同时期公司其他董监高、核心员工的薪酬水平及对公司的生产经营的贡献情况,说明实际控制人葛林五向陈景韶等6人累计无偿转让公司64.26%股权的合理性,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或未披露的利益安排。结合代持还原各步骤的实施方式及具体计算过程、代持形成及还原时的协议约定及资金流水情况,说明代持关系及代持还原的真实性,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或未披露的利益安排。
读创财经注意到,仅有64名员工的提牛科技的毛利率却异常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监管层对其合理性提出质疑。
根据申请文件及公开信息:报告期各期,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2.62%、51.90%、48.76%,中央供液系统毛利率分别为50.65%、49.12%、34.53%,逐期下滑;可比公司毛利率平均水平为40.55%、42.25%、39.72%。不难发现,提牛科技毛利率均高出同行均值逾10个百分点。
北交所要求公司结合产品细分类型、市场供需关系及行业竞争程度、定制化程度、客户议价能力、主要客户和销售结构差异、技术和成本差异、零部件自主开发的具体优势体现,分析说明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合理性,并比较说明细分产品毛利率与可比公司差异情况及原因。
更蹊跷的是供应链。公司各期前五大供应商均为代理或贸易商,其中上海艾斯创无实缴资本信息,参保人数0人;上海富藤机械实缴资本100万元,参保人数7人。而提牛科技现有员工64人,其中生产人员仅33人;现有生产设备11台,原值86.29万元、净值48.43万元。
北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向主要供应商采购金额变动的原因及合理性,结合市场价格、向不同供应商采购价格、供应商向其他客户售价差异及原因,分析各期各类原材料采购价格的公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