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纳科技”或公司)北交所IPO迎来新进展。
7月17日,北交所官网披露关于新纳科技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对公司关联交易、MLCC业务、毛利率波动及募投项目必要性等情况表示关注。
根据新纳科技此前披露的招股说明书,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二氧化硅、电子陶瓷等。公司二氧化硅产品下游应用广泛,包括轮胎、鞋类、硅橡胶、牙膏、医药等领域。电子陶瓷产品主要包括陶瓷基板、陶瓷结构件、静电吸盘、MLCC等,应用领域包括电子元器件、光伏、储能、电动汽车、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机械制造等。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横店控股直接持有公司89%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企业联合会直接持有横店控股51%的股权,同时通过控制东阳市衡创实业发展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间接拥有横店控股19%的股权表决权。因此,企业联合会合计拥有横店控股70%的股权表决权,能够对公司实施控制,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根据申请文件,新纳科技控股股东横店控股控制企业众多,公司关联方数量较多。报告期各期(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关联采购金额分别为2,925.18万元、2,709.11万元和2,939.40万元,关联采购事项主要为向关联方采购燃气、蒸汽、自来水、污水处理费等。关联方资产采购金额分别为3,292.60万元、7,583.17万元和555.09万元,主要为向东横建筑采购建筑工程服务。
对此,北交所要求新纳科技说明关联方及关联交易披露是否真实、准确、完整;说明公司向关联方采购燃气、蒸汽、自来水、污水处理费等定价机制、说明关联交易公允性;并说明公司报告期内与关联方横店影视城交易具体内容及其定价公允性、关联交易必要性,是否有可能存在利益输送等。
业绩方面,报告期内新纳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10.41亿元、10.96亿元和11.9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8,667.75万元、8,506.20万元和7,841.51万元。
据悉,2024年净利润下降主要原因系公司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业务于2024年上半年进入量产阶段,工艺尚未完全稳定,未形成规模效益,以及下游行业景气程度较低,产生亏损4,867.91万元;2025年1-4月,公司MLCC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23.29万元,实现净利润-1,279.63万元,预计全年实现净利润约为-4,000万元至-3,000万元。
对于上述情况,北交所要求新纳科技说明新增MLCC业务背景,与现有电子陶瓷其他产品协同关系,产品应用领域、性能等级,结合行业技术发展趋势,说明公司MLCC产品生产工艺、关键技术指标(如层级数量、厚度、容值范围、温度特性等)与境内外竞争对手差异情况,技术储备、产线布局、核心技术人员构成、研发进展等能否支撑公司向高容高压MLCC产品、高端市场拓展。
同时,结合上述MLCC业务开展情况、MLCC业务产能利用率、成本具体构成及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应业务差异情况,进一步补充披露该业务2024年亏损,预计2025年继续亏损原因。
另据招股书,报告期内,新纳科技二氧化硅毛利率分别为16.60%、17.66%和25.24%,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29.49%、29.25%和33.51%。电子陶瓷毛利率分别为31.06%、28.78%和22.49%,2024年该产品毛利率变动与可比公司变动趋势相反。北交所要求新纳科技说明毛利率波动合理性。
北交所还关注到新纳科技募投项目合理性。
新纳科技本次发行拟募集资金3.5亿元,用于生物质(稻壳)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5000万元。募投项目尚未取得环评批复文件。
北交所在问询函中要求新纳科技说明本次募投项目是否扩大二氧化硅产能,如扩大,说明扩产规模并论证是否符合产业政策要求;说明环评批复获取进展,是否存在实质性障碍;说明资金需求的测算过程与依据,补充流动资金及资金规模的必要性、合理性等。
此外,问询函还显示,根据申请文件,2024年6月,王平进、王会忠因年龄原因辞去公司副总经理;第二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选聘张伟泉、金韬担任副总经理。2024年8月,任立荣因年龄原因辞去公司董事长;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选聘何军义接任董事,经董事会选举为公司董事长。
北交所要求新纳科技说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最近24个月内变动人数及比例,上述人员离职对发行人生产经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