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和便利店已进入一个新的扩张期,未来将更多地向并购式扩张为主导的方向发展。但通过并购的方式来提升行业集中度,不仅需要考虑如何快速扩张做大,同时还要考虑好如何应对电商、社区团购的冲击和挑战。
近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根据“2020年行业基本情况及连锁百强调查”结果发布了“2020年中国连锁百强”。数据显示,2020年连锁百强销售规模2.4万亿元,比上一年下降7.2%。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连锁百强企业逆势布局的信心依然不减,有2/3的企业门店总数比上一年有所增加,到家、拼团、直播带货都成为连锁企业寻求业绩增长的新动能。
今年有望实现正增长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连锁百强企业销售规模2.4万亿元,其中52家连锁百强企业销售同比下降。超市、便利店、百货购物中心、专业店的净利润率分别为1.6%、1%、2.3%和2.2%,同比分别下降0.7、1.5、0.4和6.4个百分点。
造成企业销售额下滑的因素有很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裴亮分析认为,新冠肺炎疫情给企业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同时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以及社区团购的快速扩张也是百强企业销售下降的影响因素。此外,为抗击疫情、保证市场供应,零售企业坚持营业,防疫支出以及商品损失、员工补助等费用相应增加,企业2020年的租金和人工费用占比也略有上升(分别占销售总额的2.8%和4.5%)。
不过,从2020年新开门店情况看,连锁百强企业的门店总数同比增长8.2%,专业店、超市、便利店企业门店数同比增长分别为19.5%、8.5%和5.3%,新开购物中心数量也同比增长8.2%。
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今年零售行业的发展将优于上一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连锁百强企业中有15家企业销售额实现双位数增长,主要分布在区域龙头企业、社区超市和便利店。同时,连锁百强企业总体上对2021年表现出较强的信心,九成企业预计今年销售额将实现正增长。其中,一半企业认为增长率在5%至10%之间、门店数同比增长在5%以内,四成企业预计线上销售增长将达30%以上。
持续发力到家业务
连锁百强企业通过线上布局,开展到家、直播、拼团等业务,使线上销售成为企业业绩增长的新动能。2020年,连锁百强企业线上销售规模达到5600亿元,同比增长12%,占连锁百强企业销售规模的23.3%。
疫情影响下,消费者对生鲜到家的需求激增,一度濒临绝境的“社区团购”成功复活。据企查查披露,2020年社区团购行业公开披露的融资事件达19起,融资总金额为171.7亿元,同比增长356.3%,创下历史新高;今年5月,社区团购赛道再度吸金超262亿元。
影响消费者购物习惯的社区团购也推动了相关企业上榜。兴盛优选社区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29.99亿元位居榜单97位,不过销售额同比下滑6.9%。随着社区拼团对团长和商品的补贴力度下滑,消费者热度减退,社区拼团需要通过强化供应链、扩充品类来实现突围。
专家认为,要想实现精准营销,企业需要积极拥抱社交电商和直播带货,优化商品组合,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符合个性需求的产品。当前,超市和便利店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扩张期,未来更多地向并购式扩张为主导的方向发展。但通过并购的方式来提升行业的集中度,不仅需要考虑如何快速扩张做大,同时还要考虑好如何应对电商、社区团购的冲击和挑战。
布局多元消费场景
尽管经营业绩受疫情影响大幅下滑,但2020年各大企业颇为关注经营模式转型和新业务拓展。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会长范君表示,2020年百货零售业出现多种特点,如在奢侈品消费回流的刺激下,高端百货销售业绩明显增长;百货数字化进程整体加快,百货上线直播带货、超市到家服务普及;中高端化妆品需求提升,以化妆品为核心的百货业绩复苏快;企业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私域流量。
同时,商业项目的调改升级加速,新增长点逐步显现。除了百货企业自身的调改升级外,一些商业地产、开发商和电商平台或老旧项目改造也争相入局。今后,应加强线上线下的结合,引入多样化的企业式消费场景元素,抓住消费回流的商机;提高商品能力,通过开拓自采自营,发展自有品牌,与上游制造商、品牌商深度合作,强化提升供应链的优势,并提高商品经营和服务能力。
此外,在疫情和行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家装家居行业企业分化速度在明显加快,竞争力不强、商业模式老套的建材家居卖场在疫情中被淘汰出局,而主动变革、降低经营风险的头部企业在逆境中更加稳健。
(依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