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3-07-18 16:30:11 股吧网页版
因262万元 李湘前夫、I Do钻戒创始人李厚霖成“老赖”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信息显示,近日,因被执行人履行情况全部未履行,“I Do”品牌创始人李厚霖被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相关法律文书显示,被告北京恒信凯特经贸有限责任公司应给付原告仲利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全部未付租金262万余元(已抵扣保证金)及违约金;被告李厚霖、恒信正隆经贸有限责任公司对上述金钱给付义务承担连带偿付责任。

  李厚霖是谁?I Do钻戒创始人、李湘前夫

  据《环球人物》,因为一段失败婚姻,这个名字几乎被“李湘前夫”盖过了所有,甚至超过了“钻石大亨”“神秘富商”这些噱头十足的名头。

  2004年,李厚霖与知名主持人李湘相识33天后,高调定下婚期,次年便豪掷千金举办“世纪婚礼”。婚礼上,李湘头戴钻石皇冠和产自南非的3克拉稀有粉钻,为做钻石生意的李厚霖做足了排场。

  婚后,李湘每次出席公众场合,都会戴恒信钻石。这种“带货”模式,一直持续到两人婚姻破裂。2006年11月21日,李湘博客承认和李厚霖离婚。

  2006年,他敏锐地嗅到一个商机:中国76%以上的人购买钻石是为了结婚,且每年都有1000万对新人走向婚姻殿堂。

  很快,一个名叫“I Do”的品牌应运而生,专门为年轻人定制结婚钻戒。“一声I DO,一生我愿意。”官网上的这句简介,满足了年轻人对婚姻和爱情的全部幻想。

  进入2023年,“I DO”母公司恒信玺利开年不利。

  1月6日,恒信玺利宣布停牌,申请破产重整。1月13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其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李厚霖被限制高消费。加上此前被媒体广泛报道的裁员、欠薪风波,李厚霖目前似乎麻烦缠身。可即使这样,他始终没有露面回应。

  曾经的资本宠儿

  恒信玺利成立于2007年,创始人为“钻石大亨”李厚霖。作为国内知名钻戒品牌,I Do创立以来不仅连续多年拿下天猫、京东双平台钻石品类销量第一,还曾获得中信证券、红杉中国等诸多知名投资机构青睐,不仅连续获得多轮融资,还多次冲刺IPO,但至今仍未成行。

  公开资料显示,从2011年开始,恒信玺利就向资本市场发起了冲击,当年两度递交IPO申请,但都未能如愿。在此之后,创始人李厚霖将方向转为借壳上市,但2015年4月上市公司宝光股份宣布因未能与恒信玺利有关方案达成一致,借壳重组案由此终止,IPO计划再次落空。

  2015年7月,恒信玺利正式挂牌新三板。在公开转让说明书中我们看到,这家公司的主要股东情况如下:

  除了控股股东、母公司恒信正隆和创始人李厚霖,机构投资者天津红杉和中路资本(上海中路)也在列。

  接下来的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恒信玺利又连续多次递交IPO申请,同时多次更换了辅导券商、注册地址、会计事务所等,均无疾而终。彼时曾有投资人公开表示:“公司当初能够获得投资,不排除是创办人的明星效应。新三板对于企业来说是起到规范经营管理体制的作用,推动企业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建设,但是并不能保证企业业绩的良性成长。”

  缘何跌落谷底?

  曾几何时,“I Do”凭借成功的营销和密集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一度成为国内较为知名的钻戒品牌,也受到资本的青睐与热捧。但当喧嚣散去,业绩的下滑、多次冲刺IPO的失败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曾经的明星企业已经在破产的边缘徘徊。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曾经的资本宠儿跌落谷底?

  有VC人士向每经记者指出,巨额烧钱搞营销的模式不可持续,这一点已经在近年来的新消费品牌上体现得很充分。“营销烧钱驱动带来的销量与市场份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饮鸩止渴,没有产品创新能力等长线的内增长力,支撑不下去是迟早的事情,放在钻石珠宝行业也一样。”

  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在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数据上来看,传统婚戒品牌普遍面临着业绩下滑的压力,而造成这一压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疫情爆发后的几年由于大量婚礼不能如期在现场进行,对于相关行业例如婚戒等的影响非常巨大。

  其次,婚介行业的主要用户群体也在发生变化,而这些“Z世代”用户对于产品本身以外的场景等综合和增值服务会看得更重,因此传统婚戒企业也应该改变和升级,对婚戒产品本身的结合以及周边提出一个整体的、升级的解决方案、

  “面临这样的历史新机遇,婚戒行业有可能会形成一波小洗牌。对于企业而言既是机会,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培育钻的走红,天然钻石开始走下神坛,这对传统传统婚戒企业也造成了一定冲击。培育钻石在实验室或工厂里通过一定的技术与工艺流程制造出来的,与天然钻石的外观、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完全相同的晶体,价格约为天然钻石的三分之一,凭借更低价、原材料可持续等优势,培育钻石近一年来在消费端与资本市场颇受青睐。

  此前,北京地区一消费赛道投资人即向记者分析称,相较于天然钻石的不可再生,培育钻的生产是可持续也更符合ESG投资下环保绿色的理念,并且Z世代年轻群体的猎奇、追新的消费观也更容易接受培育钻、太空金属等新材料打造的饰品,他们不容易被过去的营销思路所绑架,这就进一步打开了市场的想象空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