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4 00:36:11 股吧网页版
央视财经评论丨黄牛在“进化”?制度化透明化方能封堵源头!
来源:央视财经

  (央视财经《光华一见》)近日,央视一则揭露黄牛抢票“秘籍”的报道冲上热搜,让人“大开眼界”。原来,在数字化时代,很多黄牛早已告别传统人海战术,玩上了高科技。比如能模拟真人操作自动抢票,以毫秒级手速,疯狂点击“购买”;或者绕过中间步骤,直接进入“支付”页面;甚至还有“速通”神器,可以突破购票平台的身份验证机制,其手段之丰富,技术之先进令人咋舌。这让大家意识到,尽管严打从未停手,但黄牛依然活跃在市场上,甚至隐隐有“物种进化”之态。

  黄牛现象为何屡禁不绝?首先要承认,稀缺资源供不应求,是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无论是热门演唱会门票、网红景区门票、还是医院的专家号,这些资源本身就处于紧俏状态,需求大于供给,就给了黄牛运作的空间和动力。在暴利的诱惑下,黄牛会无所不用其极,面对监管严打和平台防御,想方设法得空就钻,绞尽脑汁“迭代技术”。据央视报道,目前黄牛甚至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外挂软件研发、抢手团队组建,再到设备与账号供应,环环相扣。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魔又高了一尺,这样的循环困境,仅靠被动“封堵”很难彻底解决。

  要从根源上打击黄牛,关键是找准源头,断了黄牛的“财路”。线上技术升级固然必要,但“线下”手段也要跟上。特别是在制度设计上,要更加精密细致,堵住规则漏洞。例如,上海一场明星演唱会,通过严格施行“人脸+证件+票面”三合一核验,导致黄牛被迫批量退票;九寨沟景区采取公平的“候补排队机制”,也让黄牛票大量砸在手里,这些成功案例,无不是从断其“财路”入手。其实,票源紧张,不可能满足每个人的需求,大家是可以理解的,消费者要的是“公平”。因此,还要进一步推动票务透明化,让每一张票的去向明明白白。囤积居奇的高价票走投无路,黄牛的“商业模式”才能真正瓦解。

  最后想提醒消费者的是,挂专家号、抢明星票,这些迫切的需求和急切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千万不能就此“理解黄牛”,产生所谓“没有黄牛更买不到票” 的错误观念。购买黄牛票,实际是饮鸩止渴,不仅会让自己付出高昂的经济代价,还会助长黄牛的嚣张气焰,进一步刺激黄牛加大抢票力度,抬高票价,形成恶性循环,让票越来越难买,最终破坏整个市场的生态。此外,购买黄牛票还潜藏着个人信息泄露、遭遇诈骗等更大风险,消费者对此应有清醒认识。

  打击黄牛,任重道远,需要平台、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共同努力。让黄牛无利可图,还市场一个公平有序的清朗环境,是全体消费者之福。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