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5 09:09:28 股吧网页版
聚焦湖北·武汉台湾周 丨人形机器人何时能进入家庭?这场会上专家解读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记者金凌云、王际凯)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还有多久,何时能进入家庭?7月4日,第十九届湖北·武汉台湾周海峡两岸(武汉)人工智能产业合作交流会上,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学东对此进行解读。

  今年4月,北京亦庄举办了第一届人形机器人马拉松。陈学东说,这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说明人形机器人已经进入到我们生活中。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分上游、中游、下游,下游就是应用场景,包括个人和家庭的应用。“人形机器人就像人一样,要有强健的本体、稳健的小脑、灵敏的感知和智慧的大脑,其中产业链非常长,每一个环节对技术的发展都有很大的挑战。”陈学东认为,进入工业场景相对要快一些,但是真正最终是要进入家庭,目前的难点和挑战仍然很多。

  “目前最关键的是要解决人形机器人运动的稳定性、环境适应能力、作业时间不足的问题。”陈学东说,下一步要解决其稳定的小脑、感知成功率和心脏供血供电的能力,也就是续航。

  陈学东还提到,关节在人形机器人制造成本当中的占比超过了60%,而决定关节稳定可靠高效的又是电机、传动的减速器以及规划和控制系统等系列的技术,目前我们还面临挑战。这一点台湾有很好的基础,两岸合作也有了很长足的进步,但离人形机器人对关节技术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陈学东说,针对这些问题,希望各界从研发、产业、生态等方面关注,加快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与传感器的融合、具身智能与自主学习、核心部件研发,并完善操作系统与工具链,推动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分级标准落地,掌握话语权。

  【责任编辑:杨威】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