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通讯员刘依莲张姝玥
企业被行政处罚后,竟利用简易注销程序骗取注销登记,企图“金蝉脱壳”逃避法律制裁。近日,湖北省天门市检察院在办理一起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案件时,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典型问题,通过检察监督,推动职能部门堵塞监管漏洞。
6月26日,承办检察官张玉斌介绍,2021年4月,天门市生态环境局在专项检查中发现,天门市某公司在环保设施未建成的情况下便擅自投产,违反“三同时”制度,依法对其作出行政处罚,责令该公司在1个月内完成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并处以罚款32万元。该公司却始终未履行缴纳罚款义务,也未在规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在催告无果后,天门市生态环境局于2022年4月7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4月12日,法院裁定准予执行。同年5月5日,该公司通过简易注销程序办理注销登记。
承办检察官张玉斌介绍,该院查明:2022年5月,该公司股东尹某等5人刻意隐瞒,通过简易注销程序将公司注销登记,是典型的通过恶意注销逃避行政处罚的行为。
天门市检察院遂于2024年4月向相关行政单位制发纠正违法建议,督促行政单位依法申请追加已注销企业原股东为被执行人,破解执行僵局,同时规范企业简易注销审核流程。
为彻底堵塞“金蝉脱壳”漏洞,天门市检察院还召开公开听证会,着重研讨了企业注册审核把关、企业简易注销程序监管等问题,并提出系统性治理方案,促进恶意注销问题专项治理。
天门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夏中心介绍,部分企业在设立登记时故意规避涉前置许可项目,为超范围经营埋下隐患;也有些企业利用简易注销程序恶意骗取注销登记,逃避法律责任,损害债权人权益,致使法院执行陷入困境。对此,天门市检察院研发应用“非诉执行案件追加未实缴股东为被执行人法律监督模型”,并上架湖北省检察院大数据法律监督平台推广应用,为全省治理同类问题提供智能方案。
【责任编辑: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