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主要指数走弱,创业板指跌逾1%,沪指跌0.2%,深成指跌0.59%。油气、CPO、军工等方向跌幅居前,沪深京三市下跌个股近2900只。
国债期货多数高开,30年期主力合约涨0.04%,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1%,5年期主力合约涨0.02%,2年期主力合约平开。
相关ETF方面,30年国债ETF博时(511130)高开,盘中持续震荡,截至发稿,微涨3个bp,成交额近6亿元,换手率超7%,交投活跃。
相关机构发文表示,隔夜shibor虽然降低幅度较小,但是持续低位,维持在1.3000%附近,低于去年的点水平。在机构的重仓方面,买入持有策略逐步失效,国债在纠偏前期机构过分押注低利率导致的大幅上涨。随着利率转为低位徘徊,国债高位震荡,保持观望。
北京首创期货表示,2025年4月中旬至今,国债期货不温不火,行情以窄幅区间震荡为主,波动率偏低,多空都没有很大的机会。三季度有望打开上涨空间。
长期视角需要明确当前的宏观经济大背景。目前国内经济处在通货紧缩的环境,体现在经济增速下行且通胀率在负值区间。在通缩预期逆转之前,债市总基调仍是牛市。
央行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平均贷款利率仍然高达3.75%,根据GDP平减指数推算实际利率水平为4.52%,我们认为这个利率水平偏高,对经济有限制性,尤其在通缩背景下,经济需要较大的降息空间。名义利率下行是债市长牛的主要逻辑。
年初,市场普遍预期今年降息30-40BP,但直至5月7日才迎来今年的首次宽货币政策,且降息幅度只有10BP,节奏缓慢,市场的高预期落空。央行降息节奏放缓,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目前经济形势尚可持稳,关税影响较小,此前推出的多项财政政策仍在发力,宏观经济没有出现明显下行迹象;近期中美关系有所缓和,贸易谈判顺利进行;人民币兑一篮子汇率贬值压力较大;美联储今年降息也不断推迟,掣肘国内货币政策。
近期市场交易逻辑包括:第一,6月上旬和中旬资金面偏宽松,这段时间国债偏强震荡;6月海外地缘事件对行情有些许扰动;4月两会对二季度宏观政策给了较高的展望,但除了5月7日的降息以外,并没有其他增量政策,二季度政策预期落空,这可能是导致6月下旬国债期货震荡下跌的原因之一;6月下旬国债期货下跌的另一个原因是股市走强,资金从避险资产流向风险资产。
近期在特朗普施压下,美联储降息预期提高,美联储可能在三季度再次启动降息,届时国内宽货币政策也有望发力,叠加经过长时间的震荡整理,消化诸多利空后,国债期货有望向上形成突破。即便宽货币政策落空或者不及预期,但只要通货紧缩的背景不变,国债期货也不容易出现大幅回调。综上所述,操作上,我们建议逢低做多国债期货,并长线持有。
30年国债ETF博时(511130)于2024年3月成立,是市场上仅有的两只场内超长久期债券ETF基金之一,跟踪指数为“上证30年期国债指数”,指数代码为“950175.CSI”。根据指数编制方案,上证30年期国债指数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债券中,选取符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30年期国债期货近月合约可交割条件的国债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沪市相应期限国债的整体表现,一般季度进行调整。久期约21年,对利率变动高度敏感,值得投资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