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8 01:29:10 股吧网页版
第三党:美国政治史上的“失踪者”
来源:上观新闻

  当地时间5日,马斯克兑现了此前的承诺,宣布成立一个独立于民主和共和两党的新政党——“美国党”,并称该党将代表美国社会“80%的中间选民”,争取通过选举在国会中占得一席之地。

  美国宪法并没有规定两党执政,但自1854年共和党正式成立以来,民主党与共和党对峙形成了相对牢固的两党体制。在这套政治设计中,第三党的成立并非没有先例,甚至也有政党取得过不错的成绩。然而,这些政党要么昙花一现,要么被两大党蚕食吸纳,成为美国政治史上的“失踪者”。

曾经:第三党终被两党吞没

  两党制并非在美国甫一建国后便出现,随着美国社会经济的变化和政党利益诉求的演变,自建国到19世纪中叶,美国政党经历了多次重组。

  1854年,辉格党与美国北方部分民主党人和其他反对奴隶制的派别联合组建了共和党。共和党成立第六年,便在林肯的带领下赢得大选。

  共和党的成功逆袭,由此奠定了美国两党制的格局。作为孕育共和党的“母体”,辉格党虽仍有余波,但终究平平。短短两年后,便再也见不到任何该党的组织。哪怕再有前辉格党人希望建党,也很快便被两党所吞没。

  19世纪末,人民党异军突起。当时的人民党已经有完整的纲领和独立的总统候选人。1892年,人民党吸引了超过100万张选票,拿下多张选举人票。民主、共和两党面临空前尖锐的挑战,甚至有说法称“在整个西部已不复存在一个可靠的共和党州了”。

  此后,部分民主党人采取同化策略,借用人民党的口号和纲领,最终导致人民党被吸收。人民党也正是在1896年与民主党联手参与总统选举失败后,陷入低潮一蹶不振。因此有分析称,这显示出美国政党历史中的悖论——当第三党的主张被两大党采纳成为主流后,第三党将被迅速同化,其存在价值也随之消失。所以当时就有人指出,美国“还没有第三党存在的余地”。

  美国政治制度的设计,明显倾向于维护两党制,对于第三党而言,想要参加全国性选举,必须借助甚至依附于两大党的势力,最终结局往往是转而支持两大党。例如,长期以独立人士身份担任参议员的伯尼·桑德斯在2016年参选总统时,不得不选择与民主党结盟,并在最后选择支持希拉里。

现实:制度性壁垒难以突破

  进入20世纪,美国的第三党更多呈现候选人驱动的特征。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西奥多·罗斯福在1912年创立的进步党。1912年,前总统罗斯福因不满共和党的保守转向,另立门户建立进步党,赢得27%的选票和88张选举人票。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当时的共和党候选人威廉·塔夫脱,仅次于当选的民主党人伍德罗·威尔逊,至今仍是美国第三党在总统选举中最接近翻盘的一例。

  不过,进步党本质上还是罗斯福“克里斯玛式”个人魅力的延续。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孟维瞻指出,许多第三党高度依赖某位魅力型领袖的号召力,欠缺持久的组织架构和制度化建设。这导致一旦领袖退出,政党往往迅速瓦解。未来,这或许也是马斯克声称建立的“美国党”不得不面临的情况。

  个人魅力驱动终究无法突破制度性壁垒,若马斯克审视历任政客便可知这一定律。1968年,种族隔离主义者、亚拉巴马州州长乔治·华莱士领导的美国独立党在南方5个州获胜,获得46张选举人票,但两党格局也未因此改变。1992年,企业家罗斯·佩罗作为独立候选人参选总统,一度在民调中领先共和、民主两党候选人老布什和克林顿,赢得约19%的选民投票,但因为其得票率没能在任何一个州排名第一,所以未能赢得任何选举人票,无缘总统。此后,该党也因未能在全国建立基层网络和政策模糊而快速被边缘化。

  对此,孟维瞻表示,美国的选举制度采用单一选区、相对多数(赢者通吃)规则。候选人除非在选区内得票最高,否则无法当选。“这一‘多数决’机制不同于比例代表制,极大压缩了小党生存空间。简单多数制选举天然倾向于产生两党制。总统选举中的选举人团制度进一步强化了两党主导格局。”

  绿党是为数不多能长期活跃在美国政坛的政党,该党政客吉尔·斯坦因曾三次角逐美国大选。但其得票率长期维持在1%-3%之间,无法对两党造成冲击。小党在美国政治空间的受限与选举制度设计有关。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俊指出,第三党参加美国大选的门槛很高。一方面,美国各州法律和参选规则不一、手续复杂,会让第三党耗费大量资源。另一方面,巨大的竞选成本意味着任何第三党都不太可能筹集到真正具有竞争力的资金。而总统辩论由两党控制的委员会把持,其设置的民调门槛往往将第三党排除在外,媒体曝光率低更会令第三党雪上加霜。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