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8 06:13:00 股吧网页版
深度融合赋能实体经济——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述评(中)
来源:经济日报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AI)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大模型已经在重点工业领域完成规模化部署,与实体经济融合不断加快,赋能效应日益明显。

  “当前,人工智能不但是提升效率的辅助工具,而且是作为一种关键生产要素,深度融入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等全价值链环节。正从消费互联网的模式创新,全面转向工业、农业、能源等实体经济领域。”赛迪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数智技术研究室副主任王丽丽说。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工信部发布数据显示,我国已累计培育400余家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

  “我们联合财政部设立600亿元规模的国家人工智能基金,加快布局投资项目;印发《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累计共制定了40余项行业关键标准和10余项国际标准,大力促进产融合作。”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说。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最先察觉到行业痛点,创新需求也最为强烈。因此,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用创新体系,将加快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在纺织行业,布品质量检测曾经一度靠人工完成,不仅效率低,还存在漏检误检等问题。为此,中电信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攻关,基于星辰视觉大模型研发出AI验布机,将AI视觉算法应用于织造、布行、印染、成衣等阶段的面料质检环节,能够精准检测出布面的疵点、色差问题,较人工提效100%,布匹缺陷检出率达90%。

  人工智能在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过程中也暴露出安全治理缺失、高端人才不足等行业难题。“在工业领域,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应由权威机构牵头、联合产业界,共同制定针对工业AI系统的评测标准和认证流程,特别是在核心生产环节加强标准引领。”王丽丽建议,在人才培养上,鼓励高校设立“人工智能+X”的交叉学科,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让AI人才直接到一线解决真实问题。

  赋能传统制造业转型

  “我国已形成了覆盖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的完整产业体系。算力规模居全球前列,建成钢铁、煤炭等高质量行业数据集,培育出一批竞争力强的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谢少锋介绍,大模型在能源、电子、原材料、消费品等行业加快落地。

  设备故障预测准确率达到90%以上,断链响应效率提升70%,单位能耗降低25%……山东浪潮智能生产技术有限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智产大模型,融合工业机理与人工智能技术,为山东荣信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煤化工行业大模型,具有设备故障预测、供应链优化、碳排放管控等功能,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浪潮集团副总裁张金龙认为,工业是大模型应用的主战场,要以数字化场景为抓手,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加快工业大模型应用,推动传统产业完成数字化改造。

  在王丽丽看来,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一方面通过引入预测性分析,建立以状态感知和风险预判为基础的主动式管控体系,在设备预测性维护中,将突发的、随机的设备故障转变为可预知、可规划的维护活动,提高生产确定性;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研发范式,这一环节曾高度依赖工程师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在AI助力下,设计效率、产品性能、迭代速度都大幅提升。

  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数据作为人工智能应用的底座,为大模型提供关键支撑。

  “人工智能发展离不开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介绍,2024年以来,国家数据局联合14个部门深入实施“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数据要素正深入各行业、各领域,释放出千姿百态的乘数效应。

  交通运输行业具有海量数据资源和丰富应用场景,是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重点领域。据悉,交通运输部正按照“1+N+X”的技术架构,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即建设1套通用大模型底座、N个行业垂域大模型、一批面向应用的智能体。

  “数据是支撑大模型建设,实现行业落地应用的重要基础。我们建成交通运输数据共享交换系统,横向连通国务院各个部门,纵向直达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实时对接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累计汇聚数据27亿条,数据存储容量达74TB,提供服务14亿次,有力支撑了跨地域、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业务协同。”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司长徐文强告诉记者。

  有关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数据生产量同比增长20%,数据流通交易量同比增长超过30%。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人工智能+’行动是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的。我们将加快推动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产业赋能、终端应用和场景培育相结合。”刘烈宏表示,当前,全国数据系统正在加快建设高质量数据集。未来,国家数据局将进一步构建数据流通交易标准体系,细化流通交易规则,推动发布数据流通交易标准示范合同,降低数据流通交易制度性成本,提升数据流通交易效率,更好地助力“人工智能+”行动。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