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安徽省政府同意,《关于进一步推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印发,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12条重点措施。
《措施》提出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和集群人才培育供给。到2027年,组建30个左右县域特色产业创新研究院,为有合作需求的集群牵线搭桥,与高校院所开展合作,安徽省依据其研发投入、创新成果产出绩效等情况给予支持;因地制宜设置契合集群发展的急需专业,衔接产业布局推进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依托产业园区建设县域产教融合体。
在金融服务支持方面,《措施》规定,支持政策性、商业性银行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共同开展“银团贷款”,按照不同项目类型为集群企业设计针对性、差异性融资计划,强化信贷资源供给,对产业基础设施和制造业中长期领域加大贷款投放。
依托安徽省项目融资对接服务平台,搭建集群融资专区,持续推广“1+10”全流程项目融资对接模式,支持银行、保险、租赁等金融机构协同创新差异化专属融资产品和服务,为项目主体提供更加精准、便利的多元化接力式融资服务。
在产业链招商方面,引导集群动态绘制产业链图谱,针对链条薄弱环节,摸排梳理目标企业清单,开展靶向招商;鼓励依托“链主”企业,引进配套企业、上下游企业和生态合作伙伴,培育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集群;行业主管部门积极组织产业链供需对接会“进县入园”,支持集群企业参加安徽省内外供需对接等活动。
此外,《措施》还制定了开展“一群一策”产业诊断、推动集群“智改数转”、支持企业绿色转型升级、优化融合发展产业生态、扩大特色产业品牌知名度、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加大财政资金支持、深化结对合作共同成长等举措。统筹开展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市场匹配度四维诊断,形成“问题清单+提升路径+项目支撑”的全链条解决方案。
当前,安徽加快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围绕材料、电子电气、机械、农副食品加工、轻工/旅游等行业已培育形成72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实现全省县域全覆盖。根据《关于推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高质量的指导意见》,安徽提出,到2025年,力争培育营业收入百亿级集群35个;到2027年,集群营业收入总规模突破1.4万亿元;到2030年,集群营业收入力争总规模突破2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