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泰康人寿”)张家口中心支公司因“对保险代理人销售行为管理不到位”被罚款3万元。

此前,泰康人寿因销售违规问题多次受到监管处罚。南都·湾财社记者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泰康人寿收到了来自监管机构的12张罚单,其中有8张涉及“销售误导”“诱导保险代理人进行虚假宣”“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等销售违规行为,占比66.67%。

年报数据显示,泰康人寿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711.01亿元,同比增长15.3%;净利润147.19亿元,同比增长7.4%。然而,与亮眼业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居高不下的投诉量。泰康人寿2024年公司收到全量投诉高达102607件,从投诉业务类别来看,主要集中在销售环节,占比65%。
一年收到销售投诉超6万件
据官网介绍,泰康人寿是泰康保险集团旗下子公司,总部设在北京,注册资本30亿元,全国布局36家分公司,业务覆盖中国大陆所有省级行政区,是一家极具规模与影响力的专业化人寿保险公司。
2024年,泰康人寿交出一份营收净利双增的业绩单: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711.01亿元,同比增长15.3%,其中保险业务收入2283.24亿元,同比增长12.4%。
然而,亮眼业绩的背后,却是居高不下的消费者投诉——全年全量投诉量高达102607件,其中65%集中在销售环节,折算投诉量约66694件;续保和续费问题占7%,折算投诉量约7182件;理赔纠纷占3%,折算投诉量约3078件。从地域分布看,湖北、山东、河南、北京、四川、陕西、辽宁等地成为投诉“重灾区”。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泰康人寿自收渠道投诉量达96300件,其中销售纠纷占比高达64%(61475件),产品现价设定及费率厘定问题占14%(13854件),续期服务纠纷占13%(12234件),理赔纠纷占1%(1066件)。
连续两年的数据表明,销售纠纷是泰康人寿消费者投诉的主要类型。泰康人寿营销端暴露出的问题,亦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
据综合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24年至2025年一季度,泰康人寿有五家分公司因违规经营被监管部门亮“黄牌”:
2024 年二季度,泰康人寿浙江分公司因存在“投保提示书签字确认不规范、重要承保资料归档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收到监管函,被要求:落实整改、强化问责,并强化销售行为管理。
2024 年三季度,泰康人寿河南分公司因“在签订兼业代理三方协议过程中,未严格履行资质审查义务”收到监管函,被要求:落实整改、严肃内部问责,并强化内控管理。
2024 年四季度,泰康人寿厦门分公司因“销售人员存在给予合同以外利益,以及把保单挂在他人名下”的行为收到监管函,被要求:扩大排查范围,严肃责任追究,并加强合规培训。
2025年一季度,泰康人寿广西分公司因存在“产说会销售误导、财务数据不真实、产说会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收到监管函,被要求:强化合规经营意识,加强内控管理,严肃违规问责,提升整改质效。
2025年一季度,泰康人寿重庆分公司因“个别保单存在新单回访无效”的问题收到监管函,被要求:认真落实整改,强化内控管理。
2025年上半年领罚12次
除收到监管函外,泰康人寿营销乱象还反映在罚单数据中。南都·湾财社记者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泰康人寿被监管部门处罚12次,罚金逾146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其中8次处罚事由直指“销售违规”,占比高达三分之二。
如,2025年上半年,泰康人寿保险江西萍乡中心支公司、泰康人寿保险陕西榆林中心支公司、泰康人寿吉林白山中心支公司均因涉及“销售误导”遭到监管处罚,多名责任人被警告并罚款;泰康人寿东莞中心支公司、泰康人寿江西吉安永丰营销服务部均因“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利益”遭到监管处罚。
此外还有,泰康人寿广西梧州中心支公司因“诱导保险代理人进行虚假宣传”被监管处罚;泰康人寿张家口中心支公司则因“对保险代理人销售行为管理不到位”被监管处罚。
事实上,“销售违规”亦是行业普遍存在问题。近年来保险行业投诉数量不断上升,“夸大收益、混淆产品概念”等销售违规行为更是成为行业顽疾。中国电子商会旗下消费投诉平台消费保发布的《保险行业投诉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保险行业投诉量达7903件,同比增长210.65%,其中销售误导、虚假宣传、保单问题等是较为频繁的投诉原因。
记者采访发现,有不少消费者在购买保险多年之后,或是在理赔时,发现结果与当初的承诺严重不符。有人表示“销售人员说缴费10年就能享受全面保障,缴到一半才发现,实际缴费期限竟然长达30年”;还有人表示:“销售人员承诺‘交费10年,保障终身’没有生病就相当于存钱,不想要了可以全额退回”,然而等到交完了几年的保费之后,才发现“这些承诺根本不靠谱”。
对此,一位保险代理人告诉记者,在行业竞争激烈、保险公司业绩考核压力大的情况下,部分销售团队和销售人员确实会夸大收益,有时甚至还会通过“返佣”来完成业绩。所谓的“返佣”就是“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
在他看来,这种行为不仅是保险从业者在销售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红线”,同时也会导致产品和服务质量得不到实质性的提升,客户和保险代理人两败俱伤,陷入恶性循环。
泰康人寿:强化内部管理,专项培训全覆盖
针对上述乱象,保险行业的监管力度持续加大。南都·湾财社记者不完全统计,截止到6月30日,2025年全国保险公司累计收到“罚单”645张,合计罚没金额近1.16亿元。
其中,监管部门对“保险业务违规”行为开出274张罚单;对“保险欺诈”行为,开出89张罚单。体现了监管机构对于维护市场秩序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坚定决心。
与此同时,不少保险公司也开始加强内部管理,进行自查自纠。年报显示,2024年,泰康人寿结合员工岗位类别和工作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产品和服务销售、消费者投诉处理等专项培训45场,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要求、产品和服务销售合规教育等,累计参训人次超70万人次,培训覆盖率100%。同时加强投诉溯源治理和责任追究,将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升至战略高度,发布“泰七条”行为红线,统一处罚标准,并将投诉考核与绩效挂钩,压实责任。
当前,保险行业正从粗放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有业内专家表示,对保险公司而言,要想避免销售人员的违规行为,仅靠“事后整改”远远不够,唯有从销售体系、考核机制、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源头入手,才能真正重塑行业信任。未来,泰康人寿能否在业绩增长与合规经营之间找到平衡,或将成为其“新寿险”战略转型的关键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