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CPI比上年同期下降0.1%,PPI比上年同期下降2.8%。6月,CPI同比上涨0.1%,是连续下降4个月后首次转涨。CPI环比下降0.1%,降幅收窄。PPI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0.4%。
专家分析,6月,CPI由降转涨主要受工业消费品价格有所回升影响,工业领域中,汽柴油车整车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等行业供需关系有所改善,价格呈企稳回升态势。
核心CPI涨幅扩大
6月,工业消费品价格、食品价格同比降幅较5月均有收窄,带动CPI同比由降转涨,同比上涨0.1%。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分析,6月,CPI由降转涨主要受工业消费品价格有所回升影响。数据显示,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降幅由5月的1.0%收窄至0.5%,对C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5月减少约0.18个百分点。
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影响,6月,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9.2%和15.9%,合计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21个百分点。
食品价格同比降幅略有收窄,环比降幅小于季节性。6月,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3%,降幅比5月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牛肉价格结束28个月连续下降,转为同比上涨2.7%;猪肉价格同比下降8.5%,为连续上涨后首次转降。
“非食品项中,汽油价格止跌回升,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推动家用电器等消费,服务消费呈现温和复苏状态。”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宏观分析师张文朗表示。
6月,扣除能源和食品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7%,涨幅比5月扩大0.1个百分点,创近14个月以来新高。
“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更能反映物价变化趋势。核心CPI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这反映出国内需求扩大对价格的拉动作用逐步增强。”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
部分行业价格呈企稳回升态势
6月,PPI同比降幅比5月扩大0.3个百分点,但随着各项宏观政策加力实施,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有所改善,价格呈企稳回升态势。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力度加大,落后产能退出和产品品质提升逐步推进,带动部分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董莉娟分析。
6月,汽柴油车整车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5%和0.3%,同比降幅比5月分别收窄1.9个和0.4个百分点;光伏设备及电子元器件制造价格同比下降10.9%,降幅收窄1.2个百分点;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同比下降4.8%,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
新动能积聚,带动部分高技术行业价格同比上涨。6月,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系列价格同比上涨3.1%,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4%,微波通信设备价格同比上涨1.3%,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1%。
6月,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5月相同。董莉娟分析,影响PPI环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国内部分原材料制造业价格季节性下行;二是绿电增加带动能源价格下降;三是一些出口占比较高的行业价格承压。
“下阶段,要进一步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宏观政策组合效应,规范市场价格秩序,促进供求关系改善,推动价格合理回升。”付凌晖此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