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选购一袋标榜“宁夏枸杞”,品质却良莠难辨;满怀期待拆开包裹,却发现产地成谜——消费者的困惑,折射出电商平台上地理标志产品“李鬼”横行的痛点。
近日,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的《中国枸杞电商价格指数运行报告(2024-2025)》显示,线上平台销售的标称为“宁夏枸杞”的产品中,91%的销量来自未获得“宁夏枸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授权的销售企业。当“宁夏枸杞”这一承载着地域生态与匠心传承的金字招牌频频被滥用,其市场价值与消费者信任正被悄然侵蚀。

图为线上平台销售的枸杞干果(500g规格)授权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枸杞电商价格指数运行报告(2024-2025)》
为破解特色农产品市场乱象困局,新华指数研究院创新推出覆盖全国产区的特色农产品电商价格指数——中国枸杞电商价格指数。该指数通过对宁夏、青海、甘肃、新疆四大核心产区枸杞干果与枸杞原浆在主流电商平台交易数据的动态采集与量化分析,构建起权威的行业基准价格体系。
该机制的核心创新在于,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授权为信任纽带,首次实现了电商销售主体与地理标志授权企业的精准双向映射。具体而言,指数倡导获授权企业主动“亮证”经营——在电商页面显著位置展示经核验的授权证书(消费者可通过官方渠道核验证书真伪);同时引导消费者养成“看证”选购的新习惯。

图为线上平台枸杞店铺展示的宁夏枸杞证明商标授权证书
数据来源:线上平台
这张电子“身份证”,将有效撬动枸杞价值链的重构。长期以来,电商平台上枸杞产品真伪难辨,“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突出。“亮证”机制通过权威信息的透明化展示,打通了关键信息壁垒。中国枸杞电商价格指数数据清晰显示:获得“宁夏枸杞”地理标志授权并亮证销售的产品,其平均售价比未亮证的同规格产品最高可超出约50%,且复购率显著提升——这充分体现了市场对地理标志认证产品品质和真实性的高度认可,彰显优质优价的正向激励效应。

图为线上平台宁夏枸杞干果主流规格授权与未获授权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中国枸杞电商价格指数运行报告(2024-2025)》
指数不仅是“照妖镜”,更是“指挥棒”,通过监测并发布不同等级、不同授权状态的枸杞电商价格走势,正逐步成为反映市场真实供需与品质认同的晴雨表。授权企业凭借品质优势在指数中获得更高定价标识,激励全行业向上竞争。种植户更可依据指数行情,优化采收与加工标准,实现“好枸杞卖出好价钱”的正向反馈。
“该指数是地理标志保护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深化应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农业食品标准化研究所副研究员燕艳华指出,“它弥补传统打假的局限,构建了一个基于透明信任的‘标准-品质-价格’发现机制,是农业品牌化和供给侧改革的有力抓手。”
当每一包“宁夏枸杞”都可验明正身,区域公用品牌的无形资产得以守护。指数通过技术赋能,将政府背书的公信力注入电商交易场景,极大压缩了假冒伪劣的生存空间。消费者买得放心,市场环境得以净化,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溢价空间才真正被打开。
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宁夏枸杞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将积极推动与主要电商平台的深度协同,通过规则制定、技术对接等方式,推动“亮证”成为平台商户的硬性要求和展示标配,让“红果果”闪耀“真光芒”。
一张小小的电子证书,一个动态的价格指数,链接着原产地的辛勤耕耘与亿万消费者的信任期待。“中国枸杞电商价格指数”的推出,标志着我国特色农产品电商正从粗放的数量增长,迈向以品质信任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当“真身份”遇见“好价格”,不仅使消费者与诚信企业受益,更将为中国农产品品牌经济打开广阔的增值空间与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