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时代”已经喊了好几年了,但直到今年一年期存款利率正式调降至1%下方,很多投资者才真正意识到这个词是如何影响我们的钱包的。
几年前,伴随着资管新规“打破刚兑”,原来选择保本理财的投资者,不得不重新再做选择。对收益有追求的投资者,选择了适度调高风险偏好,在银行理财替代中选择契合自己的产品;而坚持安全为上的投资者,则选择大额存单、定期存款等无风险利率的投资品。
今年,当一年期存款利率下降至1%下方,追求稳健的投资者,也在出现二次分化。例如,想要尽可能回避波动和风险的投资者,选择接受走低的利率;而无法接受低利率的投资者,则适度提升自己的风险偏好,从银行理财、债基、“固收+”基金等产品里寻找收益。
“固收+”基金:性价比较优的选择
在投资中,存在不可能的三角:收益性、流动性和波动性。也就是说,投资者几乎不可能找到,稳赚不赔、收益高、流动性还好的产品。无论是基民选基金、还是基金经理选标的,其实都是在这样的约束条件下去寻找一个最优解。
大家首先是在这个三角形里面找到一个符合自己风险偏好的理想站位,然后努力向朝着预定的这个目标前进。当前这个时间里,从各类资产的胜率和赔率来看,我认为定位稳健低波的“固收+”是稳健型投资者的不错选择。
定位稳健低波的“固收+”,一般将大部分资产配置于债券。这类资产大家都不陌生,虽然当前其票息和资本利得的空间已大不如前,但从熨平波动,降低振幅,提升持有体验的角度,它仍然是稳健目标的配置首选。
而在增厚收益方面,股票和可转债都是不错的选择。首先,今年以来股票市场明显回暖,创新药、科技、资源品等行情此起彼伏。其次,作为兼具股性和债性的可转债,上半年表现也不错。Choice数据显示,中证转债指数上半年涨了7.02%。
两大指标优选“固收+”
得益于权益市场转暖,以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型基金为代表的“固收+”基金最近半年和一年的整体业绩表现不错。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混合债券型基金(二级)指数和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过去一年分别上涨5.28%和5.53%,区间最大回撤均不超过2.5%。
两只相关基金指数近半年、一年表现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6.30,过往数据不代表未来
指数表现,只代表品类平均。落到具体产品上,投资者要如何选出其中收益更优、波动更小,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呢?
首先引入两个指标,一个是上面提过的最大回撤,另一个是卡玛比率。最大回撤衡量的是投资组合或基金在特定时间段内最大的损失程度。而卡玛比率则是风险调整后收益,帮助投资者了解在承担一定风险的情况下,投资组合能够带来多少收益。
对于追求稳健的投资者而言,可以优先观测最大回撤和卡玛比率两个目标,然后再看基金的收益回报情况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按照这个方法,我筛选出了一只不错的稳健低波型“固收+”。
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广发安盈过去一年最大回撤仅0.54%,在同类型基金中排名第三,卡玛比率为12.63倍,排名同类第一。虽然净值回报没有这么靠前的排名,但是过去一年6.82%的回报。整体来看,也是非常亮眼的表现了。(同类指灵活配置型基金(基准股票比例0-30%)(A类),同类数量为81只)
卡玛比率超12倍的基金是如何炼成的?
广发安盈的全称是广发安盈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A类002118,C类002119,E类021286,F类023460)。根据基金合同,基金投资股票等权益类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0-95%。
看上去投资范围比较宽泛,但根据定期报告披露的持仓数据,基金经理会严格控制股票和可转债的仓位。比如,过去四个报告期里(2024Q2-2025Q1),该产品的平均股票仓位为4.14%,可转债平均仓位为1.76%。总体来说,股票和可转债合计的权益仓位较低(股票和可转债合计的平均仓位不超过6%)。
广发安盈股票和可转债配置情况

数据来源:Wind、基金定期报告,占比为投资市值占基金净值比例,过往数据不代表未来,基金投资需谨慎
与此同时,从上图还可以看出两点:一是基金经理在股票和可转债的配置上,有明显的择时行为;二是在股票和可转债的配置上各有考量,并不是看好权益就股票、转债都大幅加仓,而是在比价后进行选择。例如2024年四季度,股票和转债都有不错的行情,但从性价比的角度来看,广发安盈选择了超9%的股票配置,而转债仅有零星。
从持股集中度来看,广发安盈的持股较为均衡,最近两个报告期(2025Q1和2024Q4)的前十大重仓股占股票投资的比例分别为64%和55%。从行业层面看,去年下半年主要配置银行、钢铁、煤炭等周期板块,而今年一季度进行了适度的调仓。基金经理在季报中表示:“权益部分,组合主要以红利和高股息方向为主,增量配置了贵金属周期类和医药行业,转债则以条款博弈和低价转债持仓为主。”
在债券投资方面,广发安盈则根据不同细分权重的性价比进行动态调整。基金经理表示,一季度里,组合纯债部分主要以防御姿态等待债券市场企稳,而后逐步提高组合纯债仓位至中性。
净值化转型开始好多年了,利率也在不断走低,打破刚兑之后,引入的是收益和风险的权衡思维。在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之内,寻找一只性价比较高的产品不失为一个可参考的筛选维度。过去一年最大回撤小于1%,卡玛比率超12倍,同期回报6.82%的广发安盈(A类002118,C类002119,E类021286,F类023460)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