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7年,上海要推动高成长企业规模突破1000家,形成高成长企业“4321金字塔式”培育体系。
2025年7月9日,界面新闻记者从《上海市促进高成长企业加快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上述信息,这是上海首次针对高成长企业出台扶持政策。
《行动方案》提出的“4321金字塔式”培育体系,即400家潜力瞪羚企业、300家瞪羚企业、200家潜力独角兽企业和100家独角兽企业,其中包括力争培育新增2家以上估值超百亿美元独角兽企业。
所谓高成长企业,主要包括潜力瞪羚、瞪羚、潜力独角兽、独角兽等四类企业,分别处于高成长企业发展初创期、发展成长期,发展壮大期以及发展成熟期。
在具体举措方面,《行动方案》提出七大行动21条措施,包括实施梯度培育、精准化服务、创新引领等工程。
根据《行动方案》,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将每年评选发布瞪羚和独角兽企业榜单,实行动态管理,对首次入选企业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和200万元奖励。
针对潜力瞪羚企业,将加强创业辅导和资金支持,帮助企业推广创新产品;对瞪羚企业,将强化股权融资支持和空间保障;对潜力独角兽企业,将支持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对独角兽企业,则加强上市辅导和海外拓展服务。
此外,上海还将为高成长企业提供算力补贴、人才奖励等创新要素支持,并搭建产学研对接平台促进技术转化。《行动方案》明确,将高成长企业推荐纳入人才引进重点机构名单,对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和软件企业核心团队给予最高3000万元奖励。
在服务高成长企业方面,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张麒向界面新闻透露,今年升级的“服务菜单3.0”将提供股权融资、上市辅导等专项服务,并常态化举办“益企行”系列活动,针对不同阶段企业开展精准培育。
张麒还透露,将计划联动上交所、上海交易集团、各大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以及各委办及其直属事业单位等,定制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公共服务等板块服务,重点疏解高成长企业最关心的融资、上市、出海、人才引流等问题,助力企业充分抓住转型机遇,在产业链格局重塑关键期占据一席之地。
上海徐汇区新型工业化推进办公室副主任庄子希向界面新闻介绍称,该区拥有13家潜力独角兽和独角兽企业,位居中心城区第一,徐汇区将通过政策普惠、AI赋能和都市工业回归三大举措,力争2027年培育20家独角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