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反内卷”政策密集出台,各行业纷纷发声响应,一度成为股票与商品市场的交易热点。机构“反内卷”相关研报也迅速出炉并刷屏!
各大机构普遍关注三个方向:如何看待本轮“反内卷”?“反内卷”对资本市场影响几何?哪些行业有望受益?
天风证券表示,“反内卷”行情如果发展顺利,可能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政策催化下的预期(幅度可能较小),第二段定价资源品价格上涨,第三段定价资源品高价横住的时间。
中信证券认为,本轮“反内卷”与2015年至2016年的供给侧改革主要存在三重差异:一是行业覆盖面更广;二是上游企业经营情况相对更好,导致企业自发参与减产意愿相对偏弱;三是本轮供需失衡的部分新兴行业民企占比更高、吸纳的就业人数更多。
华安证券认为,本轮“反内卷”行情是在相关周期品板块前期滞涨背景下(其余方向均有过轮动),同时恰逢中央财经委提及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催化下的主题行情。这是个短期的主题机会,空间和持续时间都将有限,对于需要景气度快速改善而提供行情实际支撑的相关板块而言,难有基本面支撑。
浙商基金本次“反内卷”聚焦两大产业问题:一是产能结构性矛盾,二是公平竞争秩序受扰。比如,2020年起,我国新能源车、光伏、成熟制程晶圆代工等先进制造业崛起为出口优势产业,吸引大量同质化产能涌入;2023年以来,光伏硅料、组件价格跌幅近90%,企业大面积亏损;碳酸锂价格跌至6万元/吨成本线;新能源车行业以价换量,龙头企业多轮降价,“反内卷”政策对于上述出现无序竞争的新兴产业或将有明显的边际改善作用。本次“反内卷”政策侧重于新兴产业,汽车整车、光伏、电商以及中上游传统行业(如钢铁、水泥、玻璃等)有望受益。
东吴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刚认为,本次“反内卷”对恶性竞争纠偏,以及对新兴产业的边际作用会更为明显。其中,对于汽车等央国企占比较高的行业而言,政策性推进并购重组、产业整合的阻力更小。
具体而言,他建议依次关注:一是光伏产业链(优先关注硅料、玻璃龙头企业)及受光伏β影响估值遭受压制的储能相关环节(如逆变器),锂电产业链,新能源整车,成熟制程晶圆代工;二是出现产能过剩的中上游传统行业,如钢铁、水泥、玻璃、瓷砖、部分化工品(涤纶长丝、聚酯瓶片);三是部分新兴非制造业,如电商。
华创证券策略团队从国企占比、行业集中度、价格弹性、税收、就业5个视角筛选“反内卷”潜在受益行业。 较为受益的行业包括:煤炭开采、焦炭、普钢、能源金属、玻璃玻纤、冶钢原料、贵金属、白酒、酒店餐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