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赢基金权益投资部联席总经理李文宾
年中策略会精彩观点
2024年9月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性分水岭,中国资产自此持续开启重估浪潮。2025年7月9日,在永赢基金2025年中策略会上,权益投资部联席总经理、永赢锐见进取基金经理李文宾深度剖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制度性突破与战略机遇。
会上,李文宾提出以“货币、国防安全、科技创新”三大支柱进行解析,并旗帜鲜明地指出:AI是本轮科技革命的主导产业。逐鹿者不顾兔,在投资中需“始终锚定主导科技” ,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关注方向更聚焦,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站在当下,中国资产的重估或远未结束,政策引导、技术突破与全球资本再平衡的合力下,A股的结构性机会清晰可见。
以下为演讲精华实录:
各位投资者大家好,我是永赢基金权益投资部联席总经理李文宾。今天借这个机会和各位投资者分享一下2025下半年的资本市场展望。
我们看到以2024年9月为分水岭,中国资本市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走势,2024年9月前,中国国内和港股经历了长达2年多盘整,资本市场中大量优质企业价格长期被严重低估。那怎么理解2024年9月之前中国股市和中国经济展现出的活力和韧性背道而驰,而这以后中国资本市场欣欣向荣这一现象?
众所周知,资本市场的冷暖既与当下经济现状密切相关,也会反映了投资者对未来的发展前景的展望和预期。2018年以后,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为了全力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彻底摆脱“举债发展和地产依赖”的传统经济发展路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魄力推动了“地产去杠杆去泡沫;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及严控和有序解决地方债务”等历史遗留问题的系统性纠正和解决。这是前无古人,且在西方经济史上毫无成功经验可鉴的壮举。因此投资者特别是海外投资者们,对我们到底能否依靠制度优势彻底解决西方几百年未尽之顽疾充满了质疑。路是人走出的,短期资本市场的反应是可以理解的。也只有我们把路走出来了、走通了、走成功了,才是对中国体制优势最好的证明。
我们看到,进入2024年以来国内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止跌企稳的拐点:这有赖于过去3年房地产的调整从周期和时间上已经非常充分,同时货币化安置和收储等创新政策不断施力。
此外,2022年以来,国内开展了持续高强度的化债工作,以确保如期完成地方债务化解目标:2024年11月4日,财政部部长蓝部长作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说明指出国内存量隐性债务需在2028年底前全部化解完毕;2024年11月8日,“6+4+2”累计规模达12万亿的地方化债方案正式出台,在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大幅降至2.3万亿元,化债压力大大减轻。
可以说我们初步实现了地产周期软着陆和化债两大艰巨的历史任务。
那2024年9月起中国权益资产持续上涨,市场展现出异乎寻常的超级行情。“中国资产重估”已经成为海外资本研究焦点。那么,低配中国资产的外资,是否应该考虑至少标配中国资产?
首先,我们看到美国资本市场的长期繁荣背后是由“强势货币,持续科技创新和强大军力”所支持。强势货币是指美元的全球超储备货币地位,美国通过美元潮汐周期主导了全球经济活动话语权(国际贸易、结算、储备)。持续的科技创新是指美国通过持续科技创新推升国内生产力和经济动力,以维持美国企业的竞争地位,以为资本提供丰厚的投资回报。最后,国防安全是指美国通过强大军事实力,确保美国在海外的经济活动和利益安全。
如果我们以此三点为基础分析,可以发现我们已经渡过了最为困难的战略防守阶段:首先,从科技创新维度上来看,2025年Deepseek的横空出世,以及国内以华为为代表的高性能算力芯片的面世,带领中国科技产业第一次在“人工智能”这一核心科技革命领域大幅缩小了与海外国家的差距。其次,中国军工持续发展。最后,长达十多年的人民币国际化业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落实到投资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们更需要聚焦于“科技创新”和“国防安全”两大方向。
具体就国防安全来看,我们认为全球已开启新一轮军工发展周期和革命,例如:无人机的广泛应用改变作战模式,网络战和电子战成为关键环节,并且强调多兵种协同作战,充分发挥各兵种的优势。
就科技创新来说,我们认为AI是本轮科技革命的主导产业, AI是举全人类所有力量奋力开拓和发展的领域。逐鹿者不顾兔,在投资中需“始终锚定主导科技” ,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关注方向更聚焦,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