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珠海华润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银行”)公告称,拟发行2025年二级资本债券(第一期)。本期债券发行规模30亿元,为10年期固定利率债券,在第5年末附有条件的赎回权。
作为华润集团旗下金融板块的重要业务单元,从2021年李福利接棒刘晓勇,到2022年宗少俊上任董事长,再到今年6月钱曦正式掌舵,频繁的人事更迭也折射出股东方对于该行寄予的厚望。对于未来在强化业绩表现和内控合规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经济参考报》记者通过邮件采访华润银行方面,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从华润银行近年来的业绩表现来看,净利润的大幅波动或成为其选择发行二级资本债“补血”的原因之一。2022年至2024年,该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5.23亿元、68亿元和71.32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0.03亿元、14.02亿元和4.49亿元。增收不增利的情况较为明显。
进一步梳理不难发现,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的大幅增长成为其去年净利润滑坡的主要原因。中鹏信评在对此次二级资本债券的信用评级报告中表示,2024年该行计提信用减值损失42.92亿元,较2022年显著增长105.87%,拨备计提规模的增长侵蚀了该行利润空间。
对此,华润银行曾在年报中解释称,这是由于对重点领域风险提前防范和化解,在对存量风险资产进行评估后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增强风险抵御能力确保稳健经营。
与此同时,内控“红灯”的频频闪现,已然成为华润银行不容忽视的挑战。
就在钱曦获准担任董事长后不久,6月27日,廉洁佛山通报,华润银行风险管理部资深专家韩鹏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华润银行纪委纪律审查和佛山市监委监察调查,其此前曾担任华润银行广州分行行长和佛山分行行长等职务。而就在去年4月,华润银行东莞分行原行长管礼江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
去年5月,华润银行因对代销未能到期兑付的资管计划进行了刚性兑付,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珠海监管局罚款700万元,原董事长宗少俊也被予以警告。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华润银行收到3张百万级罚单,合计处罚金额超过千万元。近年该行受到一定的行政处罚,治理和管理能力有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