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在结构性行情中收官,公募基金业绩呈现显著分化。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全市场公募基金上半年平均收益率为4.13%,超87%的基金实现正收益,其中45只基金收益率超50%,12只基金收益率超60%。细分赛道中,医药生物与北交所主题基金领涨,而部分重仓新能源、人工智能主题基金业绩承压。
从收益来看,首尾差距尤为悬殊: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以86.48%收益率登顶,前海开源人工智能A却以-20.57%垫底,首尾业绩差达107个百分点。
上半年收益率前30名基金盘点: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收益率86.48%登顶
创新药与北交所主题基金霸榜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收益前30强的基金呈现三大显著特征:北交所主题基金强势崛起、医药主题基金全面开花,港股通创新药 ETF 亦成强势军团。
数据显示,北证50指数上半年累计上涨约39.45%,相关主题基金霸榜,占据全市场公募基金涨幅前十中的八席。创新药领域同样表现抢眼,万得创新药指数年内上涨24.83%,而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涨幅高达60.87%,成为板块强势的核心驱动力。
港股通创新药ETF的表现尤为突出,多只产品集体闯入前20强,平均收益率超57%。其中,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斩获58.77%收益,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收益率达58.01%。

其中,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以86.48%的收益率摘得桂冠,该基金聚焦港股创新药板块,一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全部为生物医药企业,包括荣昌生物、科伦博泰生物-B等年内涨幅超200%的标的。从基金经理背景看,张韡拥有康奈尔大学生物医学硕士学历,深耕医药研究领域多年,曾任东方证券医药助理研究员、汇添富基金医药研究员及行业研究组组长,自2021年3月起管理基金产品,目前在管的6只基金总规模达146.01亿元,任职以来回报率均为正。
紧随其后的是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分别以82.45%、75.18%的收益率位列第二、第三,前六个月收益率分别为82.45%、75.18%,分别以北交所专精特新企业和A股创新药龙头为核心配置。
上半年公募基金业绩前十的其余席位中,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72.16%)、中银港股通医药A(70.08%)、永赢医药创新智选A(69.39%)、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68.29%)、华安医药生物A(66.44%)、平安核心优势A(63.76%)、诺安精选价值A(61.88%)依次上榜,整体延续了北交所与医药赛道的强势表现。
上半年收益率倒数30名基金:
前海开源人工智能A收益率垫底
财通基金6只产品包揽跌幅榜前10
市场整体向好的同时,基金业绩分化同样显著。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场公募基金中,仍有92只基金亏损超10%。与收益率排名靠前的基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垫底的30只基金中,多数为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亏损区间集中在12.43%至20.57%,远低于全市场87%基金正收益的平均水平。部分代表性基金表现如下(基于Wind数据,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具体来看,前海开源人工智能A以-20.57%的收益率垫底,该基金一季度大幅减持海外算力标的、增配国内算力板块,但因AI服务器需求不及预期,净值持续承压。
值得关注的是,财通基金金梓才管理的6只产品包揽跌幅榜前十席位,其中财通成长优选A亏损15.99%,大幅跑输同类偏股混合型基金8.52%的平均收益。Wind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电子、通信等科技板块整体表现疲软,财通价值动量A、财通匠心优选一年持有A等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尤其是AI算力相关个股如寒武纪-U、光环新网、奥飞数据等均在一季度遭遇大幅回调,跌幅在13%-40%之间,直接拖累净值。尽管金梓才2024年凭借AI算力相关个股斩获佳绩,但在2025年上半年,市场环境的变化使其策略失效,导致旗下基金整体表现低迷。
从持仓特征来看,后30名基金的重仓领域多为上半年表现疲软的板块。Wind行业数据显示,电信服务、材料、日常消费等行业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6.03%、19.89%、16.32%,而后30名基金却集中超配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主题。反观业绩前30名基金,普遍超配医疗保健和创新药板块,形成鲜明对比。
持仓集中度高是另一关键痛点。后30名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占比平均超60%,显著高于同类基金37.75%的平均水平。例如,财通成长优选A在2024年底前十大重仓股占比达85.74%,2025年一季度虽降至64.89%,但仍重仓海光信息、奥飞数据等个股;先锋聚优A前十大重仓股占比超70%,全数押注信息技术及传媒股。高度集中持仓放大了个股波动风险。当重仓板块(如AI、芯片)上半年表现低迷时(Wind数据显示信息技术行业平均收益仅7.19%,而医疗保健达24.37%),基金净值易受单一行业拖累。这种策略在市场风格稳定时或能博取高收益,但2025年上半年市场热点切换至创新药和北交所(相关主题基金平均收益超40%),集中持仓导致基金缺乏风险分散能力,进一步加剧了业绩压力。
市场展望:
下半年攻守兼备
聚焦结构性机会
上半年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大关,沪指从年初3160点爬升至3400点以上。在结构性行情中,头部公募展现出强大整体实力。富国基金旗下25只主动权益基金上半年收益率超20%,在全市场基金公司中位列第一。广发基金以18只上榜基金紧随其后,平安与鹏华基金各有13只基金跻身榜单。建信基金旗下18只产品中长期业绩位列同类前10%,覆盖权益、固收、指数、商品等多个类型。
展望下半年,多家公募机构认为,下半年市场将呈现“震荡上行”格局。中欧基金指出,国内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将助力经济实现温和复苏。随着货币宽松政策逐步落地,流动性也将进一步宽松,为A股和港股提供有力支撑。
招商基金李崟认为,2025年下半年,A股市场是机会与风险并存的格局。机会主要表现在,目前A股市场整体的估值水平还处在历史偏低位置,同时宏观上正处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双宽松”的时期,对A股市场向好形成了重要支撑。风险主要在于,外部不确定性逐渐增强,可能对A股产生负面影响。
在行业配置方面,华夏基金王泽实认为,创新药板块的产业趋势仍在继续:国内创新药处于产品研发到BD到海外MNC的早期阶段,现在是正式进入加速期的时间点;后续国内创新药在全球销售比例预计将会有一定幅度的提高,进而给相关药企带来利润。消费板块受益于经济复苏与政策刺激,体验式消费、AI+消费等新型模式值得关注。
永赢基金建议聚焦国产算力、人形机器人等泛科技领域,同时关注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等政策驱动方向。平安基金张晓泉强调,需平衡进攻与防守,在布局高成长板块的同时配置银行、电力等稳定红利资产。
万家基金指出,北交所公司估值仍具吸引力,叠加政策持续加码,专精特新企业的长期价值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