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调研组赴广东、浙江两省调研。调研组强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地要切实扛起责任,充分用好房地产调控政策自主权,因城施策、精准施策,提升政策实施的系统性有效性;要加快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要多管齐下稳定预期、激活需求、优化供给、化解风险,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今年以来,房企债务重组持续释放积极信号。近期,多家房企债务重组节奏明显加快,取得重要突破。
7月10日,地产股集体拉升,A股及港股上市房企股价纷纷异动。截至当日收盘,A股房地产板块成分股中,华夏幸福、光大嘉宝、绿地控股等多只股票涨停,其中南山控股7天4板,渝开发4连板。港股方面,龙光集团盘中一度涨超80%,当日收盘有近20家公司股价的涨幅超10%。
同日,国内商品期货大面积收涨。截至当日下午收盘,主力合约方面,玻璃涨超5%,焦煤涨超4%,铁矿石、硅铁、焦炭等涨超3%。
谈及昨日建材相关板块大涨,东海期货黑色金属首席研究员刘慧峰认为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宏观预期好转,美国商务部长称中美谈判代表可能于8月初再次会面。同时,市场预期城市更新政策将进一步加力,且下周可能会召开一场关于城市更新的重要会议,地产板块股票强势反弹反映了这一预期。二是建材行业基本面表现较好,需求淡季背景下螺纹钢库存继续下降,玻璃场内库存也连续3周下降。
“从近期公布的数据来看,建材行业的基本面表现比市场之前的预期要好。”刘慧峰表示,按照历史数据,每年的春节后,螺纹钢库存去化会持续至6月中旬,之后因需求走弱开始阶段性累积。但今年以来,螺纹钢库存呈现环比下降的趋势。近期,受北方钢厂限产影响,电炉钢有所复产,但本周螺纹钢产量环比仍回落4.42万吨。
“玻璃的走势既有‘反内卷’情绪推动,也有基本面发生实质性变化与之共振。”方正中期期货首席新能源研究员魏朝明说。
截至7月10日,重点监测省份玻璃生产企业库存总量为5734万重量箱,较上周四库存减少97万重量箱,降幅达1.66%,库存可用天数约28.76天,较上周四减少0.65天。本周重点监测省份产量1278.14万重量箱,消费量1375.14万重量箱,产销率为107.59%。
“本周,国内浮法玻璃生产企业整体库存呈下降趋势,受阶段性补货以及局部涨价支撑,多地出货情况有所好转,局部地区受期货盘面上涨提振,期现商提货增加。”魏朝明说。
值得注意的是,若光伏玻璃在“反内卷”下减少产量,则意味着对重碱的需求将随之减少。期货日报记者注意到,截至7月10日,国内纯碱厂家总库存为186.34万吨,较上周四增加5.39万吨,增长2.98%,接近历史新高。利润方面,天然碱尚有足够的安全边际,近两周合成碱利润快速回落至成本线附近。
“在当前的供需和利润环境下,纯碱生产及贸易企业选择降价或卖出套保,以锁定生产经营利润。未来,宏观情绪改善和夏季生产装置检修将对纯碱期货盘面提供支撑。”魏朝明说。
谈及建材板块后市,刘慧峰认为,市场对政策加码的预期会一直存在,加之北方工厂阶段性限产的概率较大,因此,8月中旬之前,黑色系期货和玻璃均有可能持续反弹。8月下旬后,随着政策逐步落地,以及需求进入旺季验证阶段,不排除这些品种的价格会二次探底。
“梅雨季节过后,玻璃终端需求将有所改善,市场情绪会逐步企稳,或继续与行业‘反内卷’共振。”魏朝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