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数据要素制度创新与场景落地正逐渐成为推动数字化进程的关键着力点。国家数据局公示可信数据空间试点项目名单,遴选出63个项目,覆盖城市、行业、企业三大方向,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提供关键基础设施支撑。
在地方层面,多方举措协同构建数据驱动格局。辽宁部署数字政府建设蓝图时提出,要建设完善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如强化公共数据源头治理、完善公共数据管理机制、健全公共数据供需对接机制等措施;广西投入1.91亿元资金撬动工业数字化转型,超80%用于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1.63个可信数据空间入选2025年创新发展试点名单
国家数据局于7月8日公示《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名单公示》,经推荐与专家评审遴选出63个试点项目,公示期为7月8日至14日。其中,城市可信数据空间方向13个,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方向22个,企业可信数据空间方向28个。上海、重庆、雄安新区、呼和浩特、南京、宁波、温州、厦门、济南、郑州、广州、成都、贵阳等13地将率先探索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在行业可信数据空间中,以医保、药品为主的医疗健康产业占比超20%;中国邮政、中国卫星、中国人寿等28家龙头企业积极建设企业可信数据空间。
南财数据点评:据国家数据局综合司4月7日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计划通过两年试点培育,形成一批资源丰富、应用创新、生态繁荣、成效显著的可信数据空间,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数据制度机制创新等方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此次试点培育是落实《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工作部署的重要一步,通过分布式架构破解数据权属与安全难题。
2.辽宁印发数字政府建设三年实施方案
日前,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辽宁省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未来三年数字政府建设目标。该方案聚焦一体化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体系、数据应用场景创新等核心领域,提出设立数字政府首席数据官等多样措施,推动数字政府建设,促进数据赋能。
为建设完善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方案提出,要推进业务数据整合,核心职责业务全部建立专题数据库。同时推进人口数据、法人数据、电子证照数据、信用数据、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数据等基础数据库共建共用,建设教育服务、文化旅游、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专题库,并实现政府信息系统与党委、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等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按需共享。
南财数据点评:推进政务数据安全有序高效共享利用,对于建设数字政府意义重大。当前,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孤岛”问题严重制约了政府业务流程整合与决策协同,成为数字政府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一瓶颈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坚持数据赋能,只有将数据的利用作为核心驱动因素,才能有效推动政府业务协同、组织变革、决策优化,并不断提升政府和公众之间交互的便利性。
3.广西1.91亿专项资金投向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统筹1.91亿元资金,专项支持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资金重点投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补助、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奖励等四个方面,支持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其中,安排1.54亿元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对获得工信部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国家级5G工厂、卓越智能工厂等国家级典型案例、链式数字化转型、智改数转网联典型应用场景等107个项目给予奖励。
南财数据点评:此次资金支持通过财政杠杆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加快传统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在措施方面,注重精准施策,重点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有利于形成“龙头带配套”的区域转型范式,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的产业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