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农商行近期推出“养老贷”产品,帮助居民解决养老保险缴费难题,提高其养老收入。
《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养老贷”产品主要由当地人社部门和银行联合推出,贷款利率一般在3.1%—3.45%之间,不需要抵押。最长还款期为15年,随时提前还款,无违约金。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养老贷”产品上架后不久即被暂停或下架。某农商行人士告诉记者:“我行7月10日暂停了‘养老贷’业务。但此前办理的业务仍继续履行。”另一家湖南地区农商行人士告诉记者,该行已下架“养老贷”产品。
湖南多家农商行推出“养老贷”产品
近期,湖南地区多家农商银行发布“养老贷”产品。例如,临澧农商银行官微称,当地人社局与临澧农商银行深入调研后,联合成立“养老贷”项目工作专班,共同推出“养老贷”2.0版本。截至6月9日“养老贷”余额已经突破3000万元。
某农商行人士告诉记者:“‘养老贷’产品主要由当地政府和银行联合推出,主要为提升城乡居民的养老收入。办理贷款需要到当地人社部门先确认资质,然后再到银行办理贷款。政府给予一定贴息,目前该行办理的人数相对有限,并不是很多。”
据了解,“养老贷”是为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推出的一项惠民贷款。
该项产品主要用于解决客户中断缴费、一次性补缴或提档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但资金不足的问题。本质上就是银行借钱给客户一次性补缴够15年高档次的养老保险费,让客户退休后能领到更多养老金。
举例来说,如果借款人每年按300元档次缴费,15年共需缴费4500元。缴纳后,借款人每月发放养老金约198元;如果借款人通过“养老贷”产品,补缴8.55万元,总缴纳额达到9万元,每月则能够发放养老金813元,相当于每月养老金增加615元。
银行还款将从每月发放养老金中扣除,但扣除后借款人到手的养老金额度仍高于补缴前。
贷款条件上,该项产品一般要求具有本地户籍,年龄符合补缴条件,申请贷款时年龄不超过65周岁;身体健康,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信用记录良好,有偿还贷款本息的意愿和能力。
从贷款利率上看,“养老贷”的年化利率一般在3.1%—3.45%之间。多家特别注明贷款利率“固定无浮动,无任何附加费用”,最长还款期为15年,随时提前还款,无违约金。
从风险上看,如果借款人在贷款期间不幸身故,由合作的保险公司优先赔付剩余贷款本息,家庭成员无须承担还款责任。同时,借款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包括个人缴纳部分和贷款补缴部分)还可以由借款人的继承人按照法定程序继承。
苏商银行高级研究员杜娟告诉记者:“‘养老贷’主要服务养老保险补缴等特定客群,有助于缓解特定客群资金不足问题,助其提高养老待遇。贷款资金的使用方向明确、回款来源基于部分养老金,较为有保障。而从地方人社局的角度来说,通过政银合作可优化民生保障服务、促进居民养老金提额,所以多地人社局在‘养老贷’产品上与银行有合作。”
记者就“养老贷”产品详细情况与多家农商行联系,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其他地区亦推出养老贷款相关产品
除湖南外,记者注意到,其他亦有多个地区推出养老贷款相关产品。
例如,四川盐边近期推出《盐边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共富助保贷款实施方案》,该产品服务对象是盐边县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费困难的参保人员。该产品年利率仅为3%,最长可贷5年,还款方式灵活。
当地政府对上述产品进行贴息,普通人群补贴利息50%,低保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实行全额贴息,期限3年。
2024年广西多地农信机构推出“续保贷”业务。据了解,基本养老保险“续保贷”为政银合作项目,是专门为破解临近领取养老待遇年龄的灵活就业人员、城乡生活困难居民继续缴费难题。
2024年贵州部分农商行也推出了“养老贷”,主要面向符合缴纳和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条件的老年群众客户发放的,专项用于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个人消费贷款,其具有“办贷快、利率低、免担保、受益广”等特点。
杜娟表示,“养老贷”产品要发挥优势,避免被违规滥用,还需要在推广、运营过程中牢牢守住合规要求。在利率设定上要基于普惠原则,基于客群养老金可提标金额、风险等多方因素测算,避免还款额过渡占用养老金额度,在推广过程中也应遵循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要求,对于贷款用户、利率、还款模式等对客群有清晰宣讲,避免误解。银行在产品风险测算上也应专业化、精细化,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等风险缓释手段,借助保险公司在人寿险等领域积累的能力经验,做好产品设计。同时确保养老贷资金专款专用,避免套资。同时要谨防黑产借助“养老贷”噱头违规推出山寨产品、违规宣传引客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