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7月11日电(杨子华) 7月11日,2025年中国航海日上海主题活动在虹口北外滩启动。在活动上,全球资深航运咨询和研究机构——英国克拉克森研究公司董事总经理史蒂夫·戈登表示,尽管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带来不确定性,但航运业发展保持韧性。无论是从新造船订单、贸易量、船东拥有的船队数量等维度来看,中国已成为首屈一指的航运大国,对航运业发展乃至全球经济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克拉克森研究公司统计,2024年,全球航运货物吞吐量达126亿吨,占全球贸易运输的90%以上;邮轮客运量为3500万人;离岸工业,包括海上油气和海上风电保持增长。另一方面,受地缘政治事件等因素影响,航线绕行更为频繁,吨英里数增长高达6%。史蒂夫·戈登分析认为,从近期趋势来看,由于经济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加,贸易增长疲软,在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干扰下,以上数据表明航运业发展表现出韧性。“在俄乌和红海局势紧张的背景下,全球集装箱贸易今年上半年仍然实现3%到4%的增长,但随着不确定性的增多,下半年航运业走势将更加复杂。”史蒂夫·戈登说。
近年来,中国在航运业取得的多项成就日益引起业界关注。史蒂夫·戈登表示,中国已成为航运市场的领导者。无论从进出口贸易总量,还是从造船量及船舶拥有量来看,中国都名列前茅。数据显示,全球新造船订单量在2024年创下17年以来最高,其中全球约53%的船舶交付量来自中国造船厂,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船国。在新造船订单份额方面,中国也位居榜首,其中,中国新增替代燃料船舶订单份额占比最大。此外,在船舶融资,邮轮市场以及保险和其他航运服务领域,中国也表现不俗。在2021年,中国成为海上风电领域的第一大国。
史蒂夫·戈登指出,中国航运业经历了从增长迅速到高质量发展的历程,中国造船厂处于绿色转型的前沿。今年年初,欧盟和国际海事组织通过一系列减排新规,为未来船舶减排设定了技术和经济标准。在此背景下,许多航运公司积极加码绿色投资,探索使用替代燃料。“我们看到节能技术在新船和改造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许多中国企业和造船厂正走在这些创新趋势的前沿。”史蒂夫·戈登说。据悉,目前全球7%的海运船队使用替代燃料,史蒂夫·戈登预计这一比例将达到20%。
同期,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波罗的海交易所联合研发的2025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面向全球发布。该指数已连续发布12年,已成为全球港航界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