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来,数百亿资金加仓港股主题ETF,多只港股主题ETF份额创历史新高。
当前,公募正在持续加大对港股的布局力度,近期密集上报了一批港股主题基金,部分基金公司旗下首只QDII产品便“瞄准”港股市场。
资金涌入港股主题ETF
据Choice测算,6月9日以来,截至7月9日,港股主题ETF净申购额合计达到322.94亿元。其中,港股创新药、科技、红利等领域持续吸引资金流入。
具体来看,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净申购额为38.36亿元,广发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ETF净申购额为32.64亿元,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净申购额为28.31亿元。此外,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华夏恒生科技ETF净申购额均超过20亿元。
除了上述ETF以外,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指数ETF、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科技ETF、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等净申购额也均在10亿元以上。

随着资金涌入,多只港股主题ETF份额创下新高。截至7月9日,广发港股通非银ETF、华夏港股通金融ETF、工银瑞信港股通科技30ETF、银华港股创新药ETF、大成恒生科技ETF、易方达恒生红利低波ETF、华宝港股互联网ETF等产品的份额均创上市以来新高。
以下是广发港股通非银ETF的份额变化。

与此同时,新发的港股主题ETF批量上市。本周以来,工银瑞信港股汽车ETF、广发港股通科技ETF、华宝港股通创新药ETF集中上市。
从港股主题ETF总规模来看,截至7月9日,港股主题ETF总规模达到4250.28亿元,较去年底增长超1200亿元。百亿级ETF阵营大幅扩容,当前共有12只港股主题ETF规模超百亿元。其中,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规模为488.53亿元,华夏恒生科技指数ETF、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指数ETF等规模均超过250亿元。
公募加大港股布局力度
当前公募也在加大港股布局力度。仅7月以来,就有9只港股主题基金上报,包括富国恒指港股通ETF联接基金、天弘国证港股通科技ETF、浦银安盛港股通消费混合基金等。
与此同时,部分中小基金公司也进军QDII业务,火速布局港股主题基金。具体来看,西部利得基金旗下首只QDII产品正在发行,该基金主要跟踪恒生科技指数。西部利得基金基金经理胡超表示,发行该产品主要因为中长期坚定看好港股的投资价值,尤其是以恒生科技指数为代表的核心优质科技资产。
无独有偶,永赢基金旗下首只QDII公募产品同样是瞄准港股市场,跟踪恒生消费指数,该基金将从7月14日开始发行,募集期仅有4天。
截至7月9日,今年以来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超7100亿元,接近去年同期的2倍。从机构发布的港股市场下半年投资策略来看,均对后市持乐观态度。
华泰柏瑞基金表示,港股市场增量资金驱动特征明显,从互联网、新消费、红利,到创新药,越来越多港股优质资产被全球资本所挖掘,投资者也将目光看向了港股。单从机构投资者来看,年金、养老金从2024年开始提升港股ETF配置资金。境内资本的港股定价权或在提升,港股有望逐步迎来估值体系的重塑。目前,对比全球主要市场估值水平,在港股市场ROE有望回升的背景下,目前恒生指数PB估值在1.1倍左右,处于相对偏低的位置,意味着港股市场未来或仍有整体性机会。
“港股经过今年上半年的大幅上涨后,AH股溢价率处于较低水平,叠加近期赴港融资企业增多,港股下半年表现可能有所放缓。不过,港股市场有不少具有稀缺性的行业和公司,如创新药、新消费、科技等,以后会加大研究和投资的力度。”招商基金投资管理一部总监李崟表示。
谈及后续关注的方向,汇丰晋信基金表示,看好互联网、软件应用服务、电子硬件与前沿半导体的投资机会。此外,在消费、医药、高端制造等领域,也存在超预期机会。
具体来看,经历过往两年降本增效运营策略与服务产品运营创新,整体互联网及部分消费服务行业盈利有望持续超预期,不过需要关注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之间的短期竞争加剧风险,以及行业格局变化。同时,随着AI应用逐步兴起以及企业科技资本支出修复,预期部分软件服务企业将有业绩超预期可能,部分企业的AI服务已经开始带来营收贡献。另外,随着智能设备逐步向AI渗透,个人穿戴设备与手机等产品的价、量均有望在下阶段重回增长。
作者:赵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