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欧阳剑环)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四部门日前印发《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王娜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策对大功率充电设施的规划、规范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提出要求,有望推动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通知》明确,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和电力资源分布,以即充即走场景为重点,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科学合理做好大功率充电设施发展布局。
“在推进大功率充电设施规划布局过程中,要坚持省级统筹指导,省级充电设施主管部门需联合交通、能源等部门,以区域经济水平、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和电网承载力为核心依据,制定差异化建设目标。”王娜认为。
从因地制宜的要求来看,王娜表示,要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经济发达、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较高的地区(如一线城市)可重点布局高密度公共快充网络,满足高频即充即走需求;在经济欠发达、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较低的区域,优先在交通干线节点(如高速服务区)布设大功率充电设施,以城市核心区大功率充电应用场景为锚点,逐步辐射。
在大功率充电设施的场景布局方面,王娜表示,可重点关注高速公路、公交场站、物流园区等场景。例如,可对重大节假日利用率超40%的服务区充电设施优先升级为大功率充电设备,并在国省主干道建设大功率充电桩,支撑货运车辆长距离通行。此外,可在城市综合体、医院等公共停车场按一定比例配建大功率充电桩,因地制宜配建光伏储能设施,降低电网压力。
王娜认为,《通知》的出台将推动电动汽车充电行业效率提升和产业升级。政策对大功率充电设施的规划、规范建设、运营管理、安全管理、与电网融合发展、标准体系、技术创新应用等都提出了相关要求,有望推动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行业从“上量”的发展阶段进入到“提质增效”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随着我国电动汽车产业进入规模产业化高速增长期,未来一段时间,充电基础设施大功率充电等关键技术应用将是电动汽车产业高水平发展和相关产业链提档升级的重要支撑。”王娜表示,政策出台将促进包括汽车高压平台、高倍率电池、大功率快充、第三代功率半导体等在内的充电基础设施相关产业链创新技术的逐步应用,并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电动汽车产业链迭代升级,提升全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