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工作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在东北振兴的浪潮中,大连市正以城市更新为抓手,改造人居环境,创新产业布局,进一步激活发展新动能。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日前,大连市成功入选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评选,未来将获得最多8亿元财政补助,用于支持城市更新行动。近年来,大连市聚焦老旧小区改造、冰山慧谷产业园、金普新区南部城区城市更新等项目,改善人居环境,赋能城市发展。
“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作为‘种子基金’,可以有效激活资金杠杆,破解融资瓶颈,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加速重点项目落地,进一步提升城市品牌效应,吸引高端产业和人才集聚。”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大连市城市更新工作起步较早,政策体系相对健全。此次成功入选,既是对大连市城市更新工作基础和成效的充分认可,也为后续政策创新争取更大空间,推动城市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蜕变。
“老破小”焕新
对大连市民来说,机车厂边上的兴新兴社社区非常熟悉。“原来都是些‘老破小’,机车厂不少工人都住里面,后来很多人都不愿意住了,搬走了。不过现在经过改造,整体生活环境都大变样了。”
大连市兴新兴社社区大致位于沙河口区兴工街、中长街、鞍山路、中长东五街合围区域,总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共有楼体79栋,其中包括6栋文物保护建筑,涉及居民3000余户。由于建筑年代久远,设施老旧、卫生条件落后等问题突出,居民对该社区改造的意愿非常强烈。
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沙河口区兴新兴社社区毗邻大连商业中心,改造前,小区房屋漏雨透寒严重,多栋未定级文物保护建筑破损缺乏管理,市政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备,管网老化,物业管理服务缺失。
事实上,兴新兴社社区此前已入选全国试点。2023年7月,包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内的7部门联合公布的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名单中,兴新兴社社区作为辽宁省入选的4个社区之一,积极开展为期两年的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
据介绍,在改造过程中,沙河口区采用“EPC+O”(设计—施工—运营一体化)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最终确定,基础类、完善类改造资金由政府出资约1.2亿元,提升类、商业类由企业出资,投资内容包括智慧停车、便民服务站、社区养老、便民家政、社区App等,探索出“改造+管理+运营”一体化的新模式。
在基础设施改造方面,社区铺设了各类地下管线,建设了地下管道和光缆接驳箱,共改造排水管网7500米,拆除原有建筑墙面杂乱线缆40.8公里,新铺设埋地光缆67.5公里,新建线缆接驳井316个,实现了兴新兴社社区通信线缆全部“下地”。
在居住体验方面,改造中对79栋楼体外立面喷涂环保真石漆,社区楼栋外观洁净如新;屋顶进行防水处理,彻底消除了漏雨隐患。此外,社区在“适老化”改造中,不仅加装了全玻璃幕外挂电梯,解决了老年人上下楼难的问题,还在社区多处加装健身器材和凉亭,在方便老人休闲锻炼的同时,也促进了邻里间的交流。
上述负责人介绍,在更新改造中,社区充分利用原有机车厂的文化和资源,打造了机车文化特色街区,吸引了诸多年轻人前来体验机车文化氛围。此外,通过整合闲置用房、规划广告位、引入便民服务,社区运营收入逐步增长。
通过更新改造,老旧小区在得到“供血”的同时,又新增了“造血”功能。如今,社区运营更加成熟,原来的“老破小”已焕然一新,成为智慧型示范小区和打卡圣地,实现了从“面子”到“里子”的全面升级。
“旧工厂”新生
冰山慧谷产业园(以下简称“冰山慧谷”)位于大连市沙河口区北端春柳公园东侧,曾经是一片工业遗址。近年来,逐渐以文创聚集地、文旅新地标的身份,迎来越来越多游客的关注。
冰山慧谷的前身是始建于1930年的大连冷冻机厂铸造工厂遗址。2017年,大连冰山集团实施搬迁后,18万平方米的老厂区作为工业遗产,通过“拆改结合、修旧如旧”的改造理念,得到更新改造和保护利用。
园内商家介绍,冰山慧谷是由大连冰山集团搬迁后原址改造而成的,保留了原来旧工厂的建筑风貌。“现在主要有制冷主题展馆、文创街区、摄影拍照、冰上运动场等,周末来此打卡的游客挺多的。”
经过多年改造,冰山慧谷在保留工厂底色的同时,新增了文化创意元素,旅游经济、研学经济得以萌芽生长。
园内的熊洞街已成为网红打卡点,占地4800平方米,涵盖北北大街、尖叫大街两大主题区域,配备机械巨熊表演秀、潮玩美食街及研学基地。其中,机械巨熊“熊北北”成为现象级网红IP,身高6米、体重25吨的“熊北北”可以实现智能仿生互动,包括眨眼、吞云吐雾、抬爪等动作,成为不可错过的景点。
当地媒体报道,2025年“奔跑吧·少年”大连市青少年冰上项目冬令营在冰山慧谷、大连冰熊冰上运动中心开营。冬令营期间,青少年们充分体验了冰雪活动的快乐,加深了对冰雪运动的理解和热爱。
此外,园区内还有工业展览馆、光影馆等场所,能够满足游客不同的需求。既能体验冰上运动带来的乐趣,又能近距离接触各种工业设施,还能在光影艺术中“猛猛”出片。
据介绍,冰山慧谷依托工业遗产资源,致力于打造工业文化集聚产业园,获得了国家优秀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示范案例、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和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荣誉称号。
探索机制建设
按照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的要求,大连市此次入选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评选,不仅要做好城市更新样板项目建设,还要探索城市更新机制建设,力争通过三年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
记者了解到,目前大连市已相继出台多项城市更新政策,包括《大连市城市更新实施方案》和《大连市城市更新管理暂行办法》两大核心政策,同时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制定出台了《大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大连市城市更新技术导则》《中心城区城市更新项目财政支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协议搬迁工作规则》等系列制度措施。
在城市更新机制建设方面,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方面表示,大连从市级、区级、专家三个层面建立了城市更新组织架构:一是成立以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有关单位及区市县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建立市区联动统筹协调机制,市住建局设立了城市更新处;二是吸纳大连市及全国各行业专业人才,建立城市更新专家咨询制度,为大连城市更新出谋划策;三是联合国家开发银行大连分行组建了城市更新项目谋划专班,指导县区谋划项目,采取“保姆式”服务,深入宣讲融资政策、跟进项目实施,针对个性问题一事一议解决实际问题,调动各地区参与城市更新的积极性。
上述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大连市将根据城市更新行动绩效指标体系,扎实推进重点样板项目和机制建设。一方面围绕城市更新项目,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另一方面,构建“1+3+N”制度体系,推进大连城市更新立法,强化法治保障。聚焦项目生成、资金筹措、用地审批三大关键环节,系统推进机制创新,为城市更新行动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