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态的发展,还是一再说明,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最好的办法,就是扎实做好自己的事情。
外部的不确定性还在延续。7月7日起,美国分批向多个国家发出首批关税信函,税率高低不等,此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又称,将对未接到关税函的国家征收15%或20%“统一关税”。
国内做好自己的事,则在一件接一件地推进。反内卷、提创新、促消费、健全统一大市场等,尤其是一系列托底基础民生、稳住消费基本盘的工作,在最近加快了操作节奏。
7月10日,人社部、财政部发布通知,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为2024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24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2%。今年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将尽快发放到退休人员手中。
最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调整继续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重点向养老金水平较低群体倾斜。按照这一调整办法,并不是每名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都按照2%的比例进行调整,而是养老金水平较低的调整幅度会高一些,最终每个人实际增长比例各不相同。
要注意的是,这次养老金政策调整,不仅仅是保证基本民生的体现,更体现了促进消费的一个新的基本思路。这样的做法,不仅完善了社会公平,更是稳住了基础消费。
进一步思考,用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发展速度的思路,其实也开始发生变化,从以前的单纯关注拉动投资,到现在的关注投资效率,并且更加向拉动消费倾斜,而在拉动消费上面,又更多地向低收入者倾斜,公平和效率兼顾。
和适当调整养老金额度一样的是,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也是体现了公平和效率兼顾的思路。
扩大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支持,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实施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等,都是在给企业减负。还有扩大社会保险补贴范围,加力落实一次性扩岗补助,目标也是如此,激励企业稳定就业岗位。
应该说,《通知》的针对性非常强,当我们提到稳就业时,面对的人群,其实就是最需要当前有一份工作的那部分人群。比如,加力落实一次性扩岗补助,助力的就是吸纳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就业;加大以工代赈力度,指导地方在县域范围内谋划实施一批城乡融合发展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农业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吸纳的,也是相关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等群体,更好地解决他们的就业压力。
稳住这一类人群的工作要求,加强对就业不足人群的社会保障支持,提升就业安全感,这是财政支出杠杆最大的地方,同时,通过照顾社会公平,进而又稳住了这部分人群的基础性消费,公平和效率得以兼顾。
更重要的是,《通知》强化了就业援助的兜牢底线,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其中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劳动者可按规定申请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享受就业援助政策;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对生活困难的失业人员及家庭,按规定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范围。
稳经济,可以分为多个维度,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几个稳定,都离不开一个基本的稳定,那就是收入的稳定,而保证最需要工作的那部分人的工作,保证最需要收入的那部分人的收入,就是根本中的根本。
要把财政支出的每一分钱都花在最需要的地方,恰恰又是财政促进消费杠杆效率最高的地方,没有比这更正确的事情了。思路变,则方法变,消费的提升,需要更多更大的杠杆来撬动,保证基础民生,就是其中一个最基本的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