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要求,北京市把深化行政执法改革作为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构建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抓手。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自2024年7月1日起,由城管执法部门集中行使水务部门行使的全部行政处罚权以及与之相关的行政检查权、行政强制权,强化协同治理、提升智慧监管、践行服务为民,积极推动综合执法质效的优化升级,在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中作出了富有特色的探索与实践。
以改革为钥,凝聚综合执法跨部门合力
2024年,北京迈出城管综合执法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实步伐。此次改革实现了机构和职能的整合,使城管执法系统成为集水、电、气、热等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机构。
北京牢记首都职责使命,立足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紧紧围绕城市水安全保护等重点任务,在管理与执法有机衔接、一体化综合监管、京津冀联合执法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努力提升综合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
目前,城管执法与水务部门建立联合检查、信息互通互联、线索移送、投诉举报受理、工作会商等机制,形成涉水执法和管理领域的全流程闭环。同时,积极与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建立常态化协同机制,大力推进“一体化综合监管”,构建起横向协同、纵向贯通、权责清晰、运行协调的一体化综合监管体系。
改革一年来,北京城管执法系统聚焦群众关注的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等重要领域,开展了防汛、安全生产、水环境、节排水、水源地保护等行动,依法依规处置妨碍行洪安全、污染饮用水水源、危害水环境等行为,有效防范水务安全生产事故,为水务安全运行提供坚实保障。同时,协调多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创新探索多类型的非现场监管方式,与天津、河北开展协作,凝聚了防汛安全、水体保护、水生态治理等方面的跨区域跨部门的监管合力。
以科技赋能,提升城市管理数智化效能
城市管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如何及时发现问题并快速依法处置,是城市管理执法部门的一道必答题。在北京,一套集“一库汇聚融合、一端指挥执法、一图指挥调度、一链规范执法、一网协同联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数据平台,成为一线人员的有力抓手。
如今,依托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数据平台,工作人员可通过线上数据比对、大数据筛查、远程检查等方式,更加高效精准地发现问题隐患,大幅提升非现场监管能力,推动工作方式从“经验驱动”向“数字驱动”转变。目前,工作人员使用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数据平台和移动执法办案终端已经覆盖市、区、街道(乡镇)三级,实现了一线工作“掌上查”“指尖办”。
相关数据同步到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数据平台后,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收集、动态监测、分析评估,实现了对经营主体的风险监管、信用监管、分级分类监管。同时,平台会根据案件类型和紧急程度,科学部署调度执法力量,实现“数据分析、智能预警、精准处置”的智慧管理。同时,该平台还融合了“白名单”和“一码查”等功能,执法办案实现了全过程核录、追溯,提升了涉企行政检查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强化了综合行政执法的监督,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与精准度,确保监管“无事不扰、无处不在”。
以民生为本,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
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秉持“执法为民”理念,以推进队伍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从队伍管理、检查监督、协同协作等方面进一步建章立制,细化完善了涉水行政职权裁量基准,引导一线工作人员常态化运用“柔性执法”,做到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同时,持续推进“包容审慎”“一次入企全面检查”等举措,让改革红利直达企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在基层治理层面,北京不断加强超大城市基层涉水治理的规范化法治化建设,试点推行“城管水务执法进社区,赋能基层社会微治理”机制,搭建起向前一步、源头治理、执法为民的工作平台,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涉水治理。工作人员通过深入社区宣传水务法规、讲解违法案例、公布咨询渠道,落实“首问负责制”,联动居民、物业公司、商户等多元主体,构建起涉水违法行为发现与处置网络,共同解决居民身边的涉水难题。
普法宣传活动定期开展,聚焦法律法规具体要求、日常检查项目及常见违法问题,通过典型案例教育强化普法实效,构建信息沟通和监督反馈渠道,引导商户学法用法守法,推动其依法规范排水、节约用水并开展自查自纠,共同履行社会责任,成为居民“身边的水管家”,形成了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提升了基层涉水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切实将“执法为民”理念落到实处。
展望未来,续写深化改革新篇章
站在改革的新起点,北京将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统筹处理好综合执法与行业管理、上级与下级、现场执法与非现场执法、全面工作与重点工作、治标与治本、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科技赋能的关系,着力构建权责明晰、衔接顺畅、协同高效的“监管+执法”新格局,为守护首都水事秩序安全筑牢法治防线。
面向未来,北京将紧扣“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系统完善裁量基准,确保城管综合执法兼顾力度、温度与精度,全面提升水事案件处置的专业化水平;持续拓展“信用监管+分级分类”监管范围,优化监管方式,构建更为完善的涉水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优化与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衔接机制,确保“线索双向移送、数据实时共享”,实现涉水事务全链条闭环监管。
北京城管综合执法改革,是落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在改善营商环境、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信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不是终点,而是更好服务群众的新起点。北京将继续以“绣花功夫”雕琢城市治理细节,持续推动治理能力提升,通过水务执法改革实践中的探索创新,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持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