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4 13:11:10 股吧网页版
摩根士丹利基金总经理周文秱:打造公募界的纳帕谷“酒庄”,酿造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佳酿”
来源:中国基金报

  【导读】摩根士丹利基金总经理周文秱:打造公募界的纳帕谷“酒庄”,酿造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佳酿”

  中国基金报记者张燕北

  在国内公募基金行业,外资公募摩根士丹利基金有着鲜明的特色——独特的全球资源及品牌优势赋能本土业务,而身为掌舵者的周文秱,恰与公司气质完美契合——既有纵览全球市场的广阔视野,兼具深植本土的实践智慧。

  2023年7月,摩根士丹利基金正式成为外资独资公募基金公司,迄今正好两周年。周文秱于2023年10月加盟摩根士丹利基金,担任首席投资官;2024年5月,接任总经理并兼任首席投资官。两年来,摩根士丹利基金的投研建设已经颇具成效,同时,公司与全球团队建立起了业务协同发展机制,包括投研合作、客户服务、产品线建设、合规风控等领域,焕发出全新活力。

  “支撑全员前行的五条摩根士丹利核心价值观——为所应为、客户为先、卓尔不群、多元共融、回馈社会,正是我心中理想的企业文化。”周文秱以打造纳帕谷的“精品酒庄”作喻,将坚守精品发展路线,酿造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佳酿”。

26载金融旅程:

从华尔街研究员到外资公募掌舵者

  周文秱的职业生涯,是一段横跨海内外市场、历经26年淬炼的精彩征程。

  20世纪90年代,周文秱在美国读研究生时,恰逢美国经历一轮经济衰退,“当时买了一些自己相对熟悉的股票——后来才知道那些是‘周期股’”。经济复苏后,这些股票大幅上涨,让他赚到了第一笔“投资学费”,也让他感受到资本市场的魅力。

  “现在回头看,那纯粹是运气。”他笑称。但这次经历让他意识到,投资与科研都需要理解规律及逻辑:“就像苹果熟了一定会从树上掉下来,经济和市场也有自身规律,只是需要更长时间去观察。”

  为了把投资运气变成能力,从西北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毕业后,周文秱选择攻读芝加哥大学MBA。这所被戏称为“所有快乐都在这里终结”的学府,以严苛的学术要求著称。正是这段系统性训练,让他完成了从依靠直觉投资到形成专业框架思维的蜕变。

  毕业后加入纽约的奥本海默基金,他从研究员一路成长为基金经理,亲历美股市场的多轮周期波动。“在美国市场的十年,教会我的不仅是投资技巧,更是对‘市场规律’的敬畏。”经历过互联网泡沫、次贷危机的人,对风险的嗅觉完全不同。这段经历让他明白,投资的本质不是一次博弈,而是重复多轮博弈。要增加胜率,必须建立起一种投资体系,这种投资体系是建立在对经济规律、市场规律的长期洞察的基础上,并以此与人性弱点反复角力。

  2009年底,周文秱带着十年海外公募投研经验回到中国,开启职业生涯的新阶段。“回国是因为看到A股的‘特殊性’——主动管理能创造显著超额收益。”他直言,“这是专业投资者价值的最好体现。”彼时恰逢中国基金行业高速发展期,他先是加入了一家合资公募,担任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

  从纽约到上海,从美股到A股,他的投资框架也在“迭代”。“美国市场比较有效,定价逻辑清晰;A股则充满结构性机会,需要在杂乱的信息中锚定价值。但本质相通,都是对‘规律’——经济周期的规律、企业成长的规律、人性博弈的规律的认知和坚守。”

  此后,其职业版图延伸至保险资管领域,接触到长周期资金的管理逻辑。保险资金对安全性、收益稳定性的严苛要求,促使周文秱构建更均衡的资产配置体系,进一步丰富了他对不同资金属性、风险偏好的理解,形成了全市场视角的投资认知。从公募到保险的跨界,助力他学会在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在他看来,这也是决定一家金融机构能否持续良性经营的关键。

  2023年10月,周文秱加盟摩根士丹利基金,于2024年5月出任公司总经理。他将26年积累的跨市场、跨领域经验融入摩根士丹利基金的管理实践中。华尔街的规范制度、海内外公募的实战经验、保险资管的长期视野,在他身上形成了独特的复合能力场。这种融合,既是对过往经历的沉淀,更是应对复杂市场环境和抵御风浪的底气。

  回望26年前的“跨界”之路,他始终认为,科研与投资的共通点远多于差异之处:前者研究自然规律,后者研究人性规律,都需要好奇心、耐心和敢于质疑共识的勇气。

投研建设多维度精进

充分联动摩根士丹利全球资源

  摩根士丹利基金于2023年7月正式完成股权变更,迈入外资全资控股的崭新阶段。从公司首席投资官到总经理,周文秱来到摩根士丹利基金后一直亲自管理投研。

  投研是基金公司的“压舱石”和“第一生产力”。

  上任后,周文秱首先推动了投资团队、投资策略的多元化、清晰化定位,主导梳理完善了基金经理的风格画像与能力圈,使产品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经理风格更加匹配,以避免投资风格漂移,同时更好地匹配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

  其次是优化考核体系,根据不同类型基金制定有针对性的考核标准,提高中期及长期维度的业绩考核比重,强调投资策略和风格的稳定性。对于全市场的基金,公司主要考核对标基准的表现,淡化短期排名指标。“短期内的考核排名和考核基准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目标,基金经理也会有不同的投资策略。”周文秱认为,考核的目的是明确导向,让每个基金经理的每只产品都有清晰的管理目标。排名每年都会出现变化,但从长期来看,若基金的表现每年都能超越基准,即便经历不同的市场周期,在同行中的排名也不会差。

  这种管理理念与监管倡导的方向不谋而合。《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指出,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周文秱说,公司真正认同并践行这一理念,不鼓励风格漂移。资产管理行业的核心价值在于,不管牛市还是熊市,都要为客户创造超额的投资回报,体现出基金公司可持续的投研实力和基金经理的主动投资管理能力。

  充实投研团队的力量,也是周文秱关注的重点。多资产投资团队吸纳了具有全天候策略竞争力的投资人才,权益投资团队也补充了多位具备复合背景的新力量。他认为,具备跨领域知识储备和社会经验的人才在投资中能形成独特优势。

  更关键的变革在于与全球团队的投研协同机制。摩根士丹利全球推行业务全面一体化战略,横跨买卖方,具备多区域市场、多资产类别和多产品策略的投研资源,为本土的投研团队提供了更多元的全球投研视角。“就科技领域而言,摩根士丹利全球拥有非常雄厚的投研实力和科技投资基因:在海外,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协成环球团队里有专注研究颠覆性变革技术的小组;在国内市场,还有摩根士丹利亚太区研究部专注工业领域的团队等,通过与这些行业专家的交流,可以赋能本土基金经理对行业投资趋势做出更为前瞻的判断。”周文秱说。

  基于对人工智能(AI)行业投资机遇的深刻研判,摩根士丹利基金旗下的大摩数字经济混合基金获得2024年年度公募基金冠军,也是外资公募首次登顶年度业绩冠军。不仅如此,主动权益、量化权益、固收、QDII等产品线均“全面开花”,2024年公司排名同类前10%、前25%的产品数量比2023年翻了两倍有余。固收团队的长中短期投资实力均获得行业认可。银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摩根士丹利基金团队的主动债券投资管理能力在近1年、近3年、近5年维度均排在行业前1/5的分位,其中近1年更是排名行业前9%。

  周文秱还主张加强投研与销售部门间的合作,鼓励基金经理参与客户交流。“基金经理最懂产品策略的运作逻辑,让他们向客户讲清楚‘为什么买’和‘持有多久’,产品全生命周期陪伴可以更好提升客户持有体验。”

打造公募界的纳帕谷“酒庄”

酿造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佳酿”

  “我们要经营的是加州纳帕谷的‘精品酒庄’。”周文秱用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勾勒出公司当前及未来的战略定位。

  在他看来,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正从规模竞赛转向价值比拼,比拼的是更好地为投资者创造价值,而外资机构的核心优势恰恰在于用全球资源酿造差异化“好酒”,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周文秱的“酒庄哲学”源于对行业生态的深刻洞察。他打比方说,美国中西部地区有大片的平原,适合种植小麦、大豆、玉米等大田农作物,单户耕种面积往往是几千亩甚至上万亩,农户依赖机械化生产提高效率,是非常典型的规模经济的商业模式。另一类是加州纳帕谷的“酒庄模式”,在这个全球顶级葡萄酒产区,其酒庄的葡萄园面积普遍较小,大部分酒庄的面积只有几十到几百亩,都是采取精细化管控、高密度种植、人工采摘、区块化酿造的方式来提升品质,比拼工艺、耐心和高附加值。真正体现其价值的正是小规模精品化模式,以精细化酿造精品红酒为核心价值。

  在他看来,依托摩根士丹利全球资源禀赋,摩根士丹利基金的发展天然适配“精品酒庄模式”。

  “就像加州的纳帕谷‘酒庄’一样,我们的‘酿造秘方’是摩根士丹利接近上百年历史的酿造技术和标准工艺,使用最好的法国橡木桶以确保葡萄酒的品质,结合对当地土壤、气候的适应性研究,这就是摩根士丹利全球智慧与本土洞察的融合。有足够的耐心等待葡萄汁发酵到最佳的口感,让客户享受到高品质的产品。”他说,两年来,摩根士丹利基金与全球团队已建立起业务发展协同机制,包括投研合作、产品线建设、客户服务、合规风控等领域,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产品线建设方面,打造公募界的“精品店”,不一味追求新发产品的数量,专注存量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夯实特色产品线的竞争力。每一只新发产品都历经打磨、反复论证,确保产品适应力、竞争力和生命力。

  据周文秱介绍,一是充分借力摩根士丹利全球多资产配置团队的经验,公司正推动独有的全球多资产配置策略落地。通过构建涵盖海内外股票、债券、大宗商品等标的的组合,做出收益率具备竞争力且风险相对可控的产品。“在国内无风险收益率持续处于低位的背景下,这种产品将会受到客户的广泛欢迎。”另外,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主动管理型QDII策略也是摩根士丹利基金的差异化优势,目前摩根士丹利基金已落地多只QDII私募产品,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二是持续深耕拥有“长逻辑”的细分赛道。在AI、医药等具备长期逻辑的领域,无论板块短期表现如何,公司坚持投入资源,通过境内外团队高频联动,结合海外团队的全球洞察与本土团队的深入研究,打造具备长期竞争优势的主题产品,为投资者的资产配置提供定位清晰且风格可持续的产品选择。去年的权益收益冠军产品大摩数字经济就是这样一个代表作。

  三是深化低波动权益产品线。全市场选股的权益类产品,需要追求相对业绩基准的稳定超额收益,同时,兼顾回撤控制,以较低波动为目标,改善投资者的持有体验。

  四是继续夯实固收投资优势,进一步完善固收产品矩阵。据周文秱介绍,摩根士丹利基金固收团队长中短期的业绩均排在行业前列,团队中有很多排名拔尖的产品,如大摩安盈稳固债券基金通过优化交易策略,截至2025年6月末,近两年业绩排名银河证券-普通债券型基金(可投转债)(A类)产品的前3%,今年以来规模显著增长。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固收团队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任何信用违约事件,这说明团队在风险和收益平衡方面把控得非常好,坚守风险底线。”他说,固收团队的默契配合,有赖于团队所建立的“信用研究+投资决策”一体化架构。公司建立了一支经验丰富的信用研究团队,平均从业年限超过9年,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信用分析师与基金经理共同参与择券,既强调底线风险控制,也兼顾收益目标。

  在客户服务方面,摩根士丹利基金也充分协同摩根士丹利各团队的资源,为客户提供国际化水平的专业投资服务。周文秱透露,今年以来,摩根士丹利基金协同摩根士丹利亚太研究部及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海外的投资团队已经举办了超过30场颇具规模的客户交流及投研交流活动,平均每周就有一场。

  “仅仅今年上半年,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金融分析师徐然、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工业分析师衷晟等知名专家,就多次受邀参与到我们的客户交流活动中,分享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与海内外客户交流的最新洞察,为客户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他说。

  凭借差异化价值,“精品酒庄”能够在公募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周文秱对此充满信心:“外资在国内的占比不足2%,发展空间非常大。我们的目标就是在中国公募市场酿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顶级佳酿’。”

  “就像酒庄需要有耐心的酿酒师,基金经理也得经得起短期波动的考验,市场会奖励有耐心的人。”周文秱说,这既是对团队的期许,也是对“精品酒庄”战略的信心。

主动管理仍有巨大空间

看好中国资本市场机遇

  历经海内外市场的多轮周期,周文秱对公募基金行业的演进与资本市场的走向有着清晰判断。在他看来,中国公募行业正处于转型阵痛与机遇涌现的交织期,而资本市场的结构性特征将愈发明显,唯有坚守专业判断与长期视角,才能穿越波动、捕捉价值。

  周文秱坦言,当前公募基金行业面临三大核心课题:

  其一,主动管理的价值再发现。被动产品规模近年来快速扩张,但他认为,在A股散户占比相对较高、市场有效性仍待提升的背景下,机构投资者凭借专业投资能力更易创造超额收益,主动管理类产品依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过去20年,偏股混合基金指数涨了850%,同期上证指数涨幅只有约200%,沪深300指数大概上涨了320%。拉长时间看,主动管理类基金确实远远跑赢市场,这是海外成熟市场难以复制的机会,也让专业投资者的价值得以凸显。未来5年至10年,国内主动管理仍具备极大发展空间。”

  其二,行业生态的去芜存菁。他直言,过去十几年行业快速扩容导致的人才缺口与产品同质化竞争亟待改善。美国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较长,六七十岁仍在一线的资深从业者不在少数,这种经验沉淀是穿越周期的底气,是行业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的关键。未来,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最大的挑战是如何留住有经验、有天赋的投资管理人才,如果失去了这些人才,公募基金行业的价值将大打折扣,资本市场也很难起到为优质资产合理定价、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

  其三,投资者教育的持久战。“2015年、2021年的市场顶部,都是基民申购高峰,体验必然不佳。”他认为,提高投资者的获得感需要多方合力,一方面,基金公司需要通过清晰的产品定位匹配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同时,提供陪伴式服务持续引导客户;另一方面,投资者也要相向而行,共同努力,才能消除“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现象。

  周文秱认为,全球资本流动格局正在重塑,中国资本市场展现出独特魅力,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资产多元配置的优质选择。

  对于A股市场,周文秱强调,应淡化指数波动,聚焦个股机会。他认为,宏观经济增速进入“新常态”后,市场的结构性机会仍将持续涌现。从行业看,AI、消费升级、医药创新是三大长期主线。

  对于港股市场,周文秱认为,港股具有开放性和国际化特征,能有效承接全球资本的再配置需求,另外,南下资金的持续流入为港股注入了强大动力。港股中的新消费、创新药、科技龙头等板块,凭借全球竞争力和相对较低的估值,在全球资金再平衡进程中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债市方面,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但周文秱强调,通过精细化组合管理和有效的交易策略,依然能够显著提升收益,此外,合理运用“固收+”资产的收益和波动特点,能够为持有人获取超额的投资回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