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平台的补贴力度,似乎仍未触及底线。
刚过去的周末(7月12日-13日),三大平台集体加码外卖补贴。其中,美团大幅发放0元兑换券等优惠券,淘宝闪购继续发放“超级星期六”188大券包,京东外卖则官宣加码“品质外卖”活动,每晚推出10万份价格16.18元的小龙虾夜宵,强调1份起送。
随着外卖界的“疯狂星期六”再度来临,消费者也掀起一场下单狂欢。
“本来我挺讨厌领券算账的,但这次,各种优惠券直接扔到我面前,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Cindy(化名)对时代财经说道。刚过去的周六,Cindy一天内点了4次外卖,下单的菜品包括奶茶、炸鸡、蛋糕与烧烤,但用上了各类0元购与大额优惠券后,四单外卖仅花了不到50元。
社交媒体上,与Cindy有类似战绩的消费者还有很多。不少人领完各外卖平台补贴券后,囤下了一冰箱特价奶茶。由于多数品牌优惠券仅限部分品类产品可用,还涌现了部分私下换券的消费者。
重磅补贴对外卖平台销量的助推效果显著。7月13日凌晨,美团(03690.HK)发布“战报”,截至7月12日23时36分,美团即时零售板块日订单量超过1.5亿,其中,拼好饭订单突破3500万,神抢手订单突破5000万。
当大量订单涌入门店,一些连锁餐饮品牌商家、店员与骑手,正被狂飙的流量裹挟苦战。
7月12日,广州番禺区的一家塔斯汀门店,处于爆单状态。 时代财经摄。
门店销售翻番,员工“连做梦都在做汉堡”
本轮补贴大战,早在7月初便已开启。
7月2日,淘宝闪购宣布启动12个月内直补500亿元的计划,并在7月5日发放了“满19减19”“满18减18”“满25减22”等多张大额优惠券。面对淘宝闪购的动作,美团迅速跟上,在7月5日推出“0元购自取券”和“满25元减15元”等大额满减券。同行接连出手后,7月8日,京东外卖也启动“双百计划”,投入超百亿元扶持品牌销量破百万。
“外卖大战”轮番上演,周末各平台的再度加码,让战局燃至顶点。
在本轮补贴大战中,肯德基、华莱士、塔斯汀、茶百道、沪上阿姨等连锁餐饮品牌推出了0元购、1.9元一个香辣鸡腿堡、3.9元一杯生椰拿铁等优惠券,品牌旗下门店也迎来爆单。补贴战下,一线店员的工作量也激增。
据时代财经实地走访,7月12日晚上9点半,距离门店结束营业时间只剩1小时,广州番禺区的一家陈文鼎奶茶店仍人满为患。此时,门店点单页面显示还有137杯饮品在制作,需等待超过1小时取餐。位于同一商圈的茶百道,点单页面显示在制作订单超过200号,而取餐台前在等候的顾客订单已排到400号开外。

7月12日晚,广州番禺区一商圈的陈文鼎奶茶,下单需等待超1个小时。时代财经摄。
在广西一塔斯汀门店工作的小乔(化名)告诉时代财经,她所在的门店旺季日销售额达到1万元便属于中上水平。在一系列补贴的加持下,7月12日,其所在的门店日销售额已经突破2万元。
“晚上9点多了,门店还有200多个汉堡的订单没做完,这个订单量是上周末的三倍多。怕忙不完,门店只能关闭了所有接单入口。真的忙出工伤了,我手上烫伤和划伤都不知道弄了多少处,下班后连做梦都在做汉堡。”小乔说道。
除了一线店员,超负荷工作的还有外卖骑手。据美团7月12日凌晨披露,平台在7月接连迎来订单峰值,骑手单量显著增长,以7月的周末为例,骑手日单量增长33%,日收入增长111%。
在走访过程中,有骑手便向时代财经坦言,“周六原本休息,但还是被叫出来上班了。理论上,多赚钱不亏,但最近实在太累了。我不想赚钱,想休息。”
被动卷进外卖战,有商家称“利润增幅不大”
铺天盖地的外卖补贴背后,谁是赢家?
在消费情绪面临挑战的当下,对有一定市场规模、兼具资金实力的连锁品牌而言,加入补贴战或是提振门店订单量的手段之一。
来自河北的魏诚(化名)经营着一家人均消费在20元以内的地域连锁快餐品牌。目前,该品牌门店数量约170家。4月,京东外卖正式上线“百亿补贴战略”,打响外卖补贴战第一枪后,魏诚的品牌便积极加入了各平台的补贴活动。
据魏诚透露,5月与6月,品牌的总GMV环比增长幅度都达到了30%。“主打薄利多销。毕竟我们的单价比较低、盈利空间小,假如门店单量能冲高,整体还是会好一些。”
另据奈雪的茶、茉莉奶白此前公布的官方数据,7月5日—7月6日周末两天,上述品牌的外卖订单均突破100万单,环比增幅分别在50%与70%。
连锁餐饮品牌爆单背后,品牌加盟商和一些个体经营户却有了压力。补贴战带来的泼天流量,还伴随着运营成本的走高。如果不参加活动,生意会被参与补贴的商家抢走大半,但参加了活动,这些商家们的经营与服务压力也随之增大。
时代财经从多位餐饮茶饮门店经营者处了解到,各大外卖平台向消费者“补贴”的大额红包,除了少数近期推出的超大额优惠券是由平台出大头以外,其它时候消费者享受的优惠券,商家承担了大部分。同时,外卖的配送服务费也是由商家承担。但假如不参加补贴活动,店铺平台上的曝光流量或会面临下滑风险。
广东个体餐饮商家Will(化名)向时代财经出示的订单显示,7月13日,其门店一张18元的外卖订单,刨去8.7元的商家对顾客的活动补贴(包括3.7元的商家替顾客出的配送费与5元的外卖红包)、5.15元的平台向商家收取的配送服务费、以及0.90元的平台佣金后,商家实际收入仅4.25元。因此,6月中以来,尽管Will的餐厅订单量环比增加了20至30%,但是销售额涨幅并未跟上。

Will门店的订单实收页面。受访者供图。
一位浙江的蜜雪冰城加盟商向时代财经直言,自7月5日美团开启“0元购”以来,其门店高峰期外卖日订单量达到400~500单,忙到半夜12点才闭店,但门店利润并没有明显增长。“为了应对陡增的外卖订单,我要增加店员、要囤物料,门店客诉和退单明显增加,还影响了门店在平台的权重。但作为商家,我也只能把这当作是线上引流做推广!”
7月5日,推出“0元购”活动首日,美团宣布,截至当日22时54分,美团即时零售当日订单突破1.2亿单。在7月13日公布的最新数据中,美团即时零售当日订单则突破1.5亿单,刷新上限。另据淘宝方面7月7日数据,自淘宝闪购正式启动500亿元补贴以来,淘宝闪购日订单数超8000万,淘宝闪购日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2亿。
各大平台在此轮补贴战中收获如何?高盛7月3日发布的研报显示,此轮外卖价格战中,三大平台的根本目标并非外卖业务本身的盈利,而是通过高频次的外卖服务获取用户流量,交叉销售至盈利能力更强的电商和旅行业务。高盛预计,将外卖亏损视为营销支出的长期投资策略,将在2025年至2026年上半年给各平台带来近期阵痛,但可能在中期带来营销效率提升。
如今,“外卖大战”仍未至尾声,谁会是最终赢家也还未有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