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上,7月11日,财政部正式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财金〔2025〕62号),标志着保险资金长周期考核机制全面落地。
该政策将国有商业保险公司核心绩效指标“净资产收益率”(ROE)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的考核方式,由此前的“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升级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设定为30%、50%和20%。新规自2025年度绩效评价起实施,其他商业保险公司可参照执行。这一制度性突破旨在破解保险资金“长钱短投”的结构性矛盾。
国信证券指出,《通知》通过将70%考核权重锚定三年以上周期,有望从根源上化解保险资金属性与考核错配的矛盾,持续释放险资增量资金潜力。结合偿付能力优化、风险因子调降等配套措施,险资有望持续加大资金入市规模。短期看,险资入市为市场注入流动性活水;长期看,其“耐心资本”属性将持续推动以红利资产为代表的配置诉求。
红利资产相关ETF方面,2025年7月14日开盘,多只红利板块相关ETF持续走强。
具体来看,央企红利50ETF(560700)涨近1%,最新规模为6.66亿元,居同类产品第一,盘中成交额也为同类第一;高股息ETF(159207)4月上市以来,涨幅超12%,已连续3日获资金净流入;红利ETF港股(520900)一度涨超1%,盘中成交额居同类产品第一,备受市场关注;红利ETF广发(159589)年初至今份额涨超6%,前一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
中国银河证券指出,长期来看,外部环境扰动加大成为新挑战,政策护航A股市场平稳运行,多政策齐发将进一步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环境。后续A股市场有望延续稳中向好态势。配置方面,安全边际较高的资产。低估值、高股息特性契合中长期资金配置需求,在外部不确定性与低利率环境下兼具安全边际与收益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