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晚间,杭州晶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华微”,股票代码“688130.SH”)发布公告,拟将“智慧健康医疗ASSP芯片升级及产业化项目”“工控仪表芯片升级及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实施期限延长至2027年7月份,并拟终止“高精度PGA/ADC等模拟信号链芯片升级及产业化项目”。
晶华微公告中解释称,本次调整符合晶华微发展规划及实际需要,有助于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实现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
对于终止项目剩余的募集资金,仍将存放于原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并做好募集资金管理,延期项目则继续推进。同时公司将尽快寻找盈利能力较强且有发展前景的新项目,合理使用剩余的募集资金。
2024年以来,受宏观环境复杂、终端需求结构性下滑、市场竞争加剧等复杂因素影响,多家上市公司的毛利率下降,半导体行业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企业的战略定力与应变能力愈发受到考验。
项目变动背后:顺应市场审慎决策
近年来,半导体市场经历了深刻的周期性调整,需求结构性下滑明显,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疲软,给半导体行业带来持续较长的去库存阶段。
具体到模拟芯片领域,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WSTS)数据,2023年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812.3亿美元,受宏观经济压力及下游库存高位承压影响,同比下滑8.7%,2024年市场仍将小幅下滑2.7%。伴随着库存去化接近尾声及终端需求逐步修复,尤其是汽车、工业自动化和数据中心等领域的结构性需求拉动,市场有望恢复增长动能,预计2025年规模有望实现6.7%修复性增长,达843.4亿美元。
对于深耕医疗健康、工控仪表等细分领域的晶华微而言,这样的市场环境既是挑战也是战略调整的契机。公司表示,因行业技术快速迭代,客户需求与市场竞争状况也不断演变,晶华微紧密结合市场的最新动态以及客户的切实需求,将整体放慢项目推进节奏,以更加谨慎、严谨、科学的态度应对市场变化。
晶华微此次调整涉及4个项目。智慧健康医疗ASSP芯片升级及产业化项目累计投入5556.18万元,投资进度26.35%;工控仪表芯片升级及产业化项目累计投入2996.32万元,投资进度15.71%;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3182.01万元,投资进度25.82%。这三个核心项目均被延长至2027年7月份,反映出公司对这些领域长期价值的坚守。
另外,高精度PGA/ADC等模拟信号链芯片升级及产业化项目,累计投入3149.81万元,公司最终选择止损,来避免资源错配。晶华微表示,该项目“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内卷严重”,若继续推进,公司需要投入大量资源以争夺市场地位,但客户需求和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大幅增加,使得项目实际收益难以匹配投入成本的可能性上升。
项目调整往往伴随短期阵痛。项目延期意味着产品推向市场的时间推迟,原本预计在短期内因新产品上市带来的业绩增长无法按时兑现。
不过,相较于盲目推进可能造成的更大规模库存积压和资源浪费,长远来看,项目延期给予了晶华微充分的时间进行技术打磨与市场调研,公司可以投入更多资源攻克新的技术难题,提升芯片的性能与稳定性。
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对医疗健康设备的精准度和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晶华微通过延期优化技术,有更多时间深入了解客户,有助于产品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有望为公司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
聚焦核心业务强化战略布局
项目变动的背后,其实体现着晶华微经营策略的调整,主动聚焦核心业务。
一边是终止高精度PGA/ADC等模拟信号链芯片升级及产业化项目,另一边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升级扩容,“收缩与拓展”并行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公告显示,公司在原有研发方向基础上,新增“智能家电控制芯片的开发设计研究”,并将全资子公司深圳晶华智芯微电子有限公司(下称“智芯微”)纳入实施主体。这一调整是基于业务协同逻辑,智芯微在智能家电控制芯片领域已积累成熟技术储备,其2024年推出的CBM7216芯片已进入苏泊尔、澳柯玛供应链,CBM7326芯片在美的厨卫实现小规模出货,为母公司的战略延伸提供了现成的产业化基础。
财务数据印证了这一战略调整的合理性。晶华微2024年财报显示,其三大主营业务呈现分化态势:医疗健康SoC芯片毛利率同比下降13.6个百分点,工业控制及仪表芯片毛利率微降2.1个百分点,而智能感知SoC芯片毛利率逆势提升17.06个百分点,智芯微的主要产品系智能家电控制芯片,正是属于智能感知芯片业务。
晶华微加码智能家电控制芯片的布局,也踩中了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风口。《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到要积极培育智能家居等新的消费增长点,以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
去年8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移动物联网“万物智联”发展的通知》,进一步细化了智能家居领域的发展路径,提出“在智能家居领域,推进在灯控、门锁、机器人、安防监控等智能终端中的集成应用,提升家居全场景智能化服务能力”。
进入2025年,政策红利持续释放。3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三部门印发《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提出深化人工智能在智能家居等领域的赋能应用,支持家电、家具、照明等行业骨干企业,在智能制造、智能家居等领域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
市场层面的增长动能同样强劲。市场调研机构TechInsights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服务及安装费用支出将同比增长7%至125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这一支出将接近1950亿美元。另据《前瞻经济学人》测算,2024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预计为7848亿元,同比增长10%,但渗透率显著低于其他国家,消费升级和AI技术持续进阶背景下,智能家居渗透率有较大提升空间。
“政策托底+市场放量”的双重驱动,为晶华微的业务延伸提供广阔空间。从产业逻辑看,智能家电控制芯片的技术门槛于晶华微既有优势又十分契合。该领域既需要模拟芯片的设计经验,又依赖对消费电子场景的深刻理解,前者是晶华微深耕多年的技术沉淀,后者则可通过智芯微的市场积累补齐。
智芯微的并入已成为晶华微战略落地的关键支点。2024年末,晶华微成功收购智芯微,智芯微目前已展现出不俗的增长动能,双方的协同效应凸显,正在重塑晶华微的业务生态。
2025年一季度,晶华微合并营收3704.04万元,同比增长38.7%,其中智能家电控制芯片业务贡献突出,开拓了多个上市公司、知名品牌新客户,陆续开展项目导入中。
回顾晶华微过去一年的发展,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也不乏亮点。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收1.35亿元,同比增长6.34%。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通过实施差异化市场推广策略,公司全年单季度销售业绩持续环比上扬。
在医疗健康SoC芯片业务方面,虽然产品单价因市场竞争有所调整,使得该部分收入同比下降9.96%,但通过灵活调整营销策略,芯片产品销售数量同比增长15.95%,为后续规模效应的释放奠定了基础。工业控制及仪表芯片业务表现亮眼,相关产品销售数量同比增长41.36%,收入同比增长26.11%,成为驱动公司业绩提升的关键力量。
随着募投项目的逐步调整和优化,晶华微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虽然在短期内带来一定的“阵痛”,从长远战略角度看,这是公司积极适应市场变化、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