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为抢占下一代技术风口,大批“玩家”布局这类产品研发与应用
创纪录!智元、宇树联手中标人形机器人领域最大订单
中核集团宣布重大突破,“第一桶铀”成功生产下线
AI应用拉高算力需求,机构称该领域有望迎来爆发增长
工信部发文称要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
多地持续推进产业落地,行业正加速从技术验证迈向商业化落地阶段
Grok4、Kimi K2等重磅大模型发布,机构称新一轮AI“军备竞赛”已经开启
【主题详情】
为抢占下一代技术风口,大批“玩家”布局这类产品研发与应用
据媒体报道,电动化正深入船舶、飞行器、机器人、工程机械等多个领域,带动锂电从单点高增走向多点爆发。新兴应用场景对能量密度、安全性和轻量化的高要求,正倒逼材料体系与制造技术快速演进,固态电池成为格局重塑的关键变量。
随着市场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日益增加,固态电池作为极具前景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吸引大批“玩家”入局,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速。为抢占下一代技术风口,不少海外电池企业也已着手布局固态电池研发与应用。5月,宝马集团宣布全球首辆搭载全固态电池的测试车型在慕尼黑正式启动道路实测,标志着宝马集团与固态电池技术企业的合作进入全新阶段。国内不少产业链龙头公司正加速提升自身电池业务的覆盖面,并积极开展固态电池的研发布局,更好地把握新兴应用场景带来的市场机遇。从各家企业披露的进展来看,虽然目前固态电池应用重心仍在车端,但其应用版图正逐步拓展至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及电动两轮车等新兴领域,展现出多元化市场潜力。EVTank预计,全固态电池将在2027年实现小规模量产,到2030年将实现较大规模的出货。预计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614.1GWh,其中全固态的比例将接近30%。
上市公司中,利元亨在固态电池领域,公司攻克干法电极核心装备研发难关,实现全流程装备自主化开发,拥有稳定的正极干法涂布、压制转印、极片胶框成形、高压化成分容等关键工艺技术,具备实现由实验室向规模化量产的技术转化能力;成功中标头部企业首条硫化物固态电池整线项目,斩获头部车企批量涂布机订单。南都电源近期推出的783AH超大容量储能固态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10000次,单体能量超过2.5kWh,能量效率超95%,体积能量密度大于430Wh/L,适应2~8h储能应用场景。星云股份作为锂电池检测技术领先企业,公司已针对下游固态电池领域客户的主要路线布局,近期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固态电池智能化生产线顺利完成向国内某知名客户交付验收。
创纪录!智元、宇树联手中标人形机器人领域最大订单
据媒体报道,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中标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25年至2027年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总标包1.24亿,分别为:智元机器人7800万元(含税),宇树4605万元(含税)。创下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单笔订单金额最高纪录,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迈出了坚实一步。
国泰海通发布研报称,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估计,2025/2030/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分别为1.24/近34/超500万台,对应市场规模分别为63.39/超640/超4000亿元,人形机器人行业将在中长期内保持中高速增长,未来潜力巨大。
公司方面,兆丰股份设立了子公司兆丰(杭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开展滚珠丝杠、滚柱丝杠等业务,目前正在进行相应研发试制。江苏雷利自主研发空心杯电机、精密齿轮箱、T 型丝杆、滚珠丝杠、行星滚柱丝杠、无框力矩电机等产品,同时将继续通过对外投资、产业合作等方式布局高精度传感器、编码器及驱动控制组件。公司的“丝杆+行星齿轮箱+直流电机+编码器”组件可用于灵巧手中,实现高精度、高响应的末端操作。公司是蔚蓝科技四足机器人关节执行器供应商,控股子公司鼎智科技获评智元机器人优秀合作伙伴。
中核集团宣布重大突破,“第一桶铀”成功生产下线
近日,从中核集团获悉,我国规模最大的天然铀产能项目“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成功生产下线“第一桶铀”,标志着我国天然铀生产取得突破,将有力保障我国能源资源安全的自主可控。“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是我国产能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建设速度最快的天然铀生产基地,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具有绿色、经济、智能、高效的特点。
“第一桶铀”的成功生产下线,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铀资源开发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中信建投证券王介超认为,全球核能复苏,中美法日等核电大国竞相推进核电项目审批及建设,叠加金融机构持续采购,铀需求势将稳中有增,而此前由于铀价长期低迷,矿山资本开支萎缩,导致新增矿山供给受限,叠加十年供需错配导致的库存持续去化,铀价易涨难跌,第三轮牛市将长期持续。
上市公司中,万里石通过收购赛富矿业有限公司和唐资源有限公司股权,获取哈萨克斯坦的铀矿资源,并参股中核资源公司,铀矿资源注入可期。中核科技为中核集团旗下,在核电站用关键阀门、核化工、后处理关键阀门、石油化工高端阀门、超超临界火电关键阀门、LNG关键阀门、煤化工关键阀门等领域均具备了国内行业领先的研发制造能力。
AI应用拉高算力需求,机构称该领域有望迎来爆发增长
近日,并行科技董事长、总经理陈健表示,DeepSeek显著降低了大模型的训练成本和推理成本,让大模型能够进入更多行业,这推动了算力需求暴增。“总体来看,我们的体会是不同行业对大模型算力的需求越来越高,第四次工业革命可能真的来了。”
冷却系统是数据中心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本质是保障芯片及服务器稳定运行。浙商证券表示,AI应用拉高算力需求,液冷方案迎来爆发增长。1)下游:中国传统IDC业务将逐步回暖,智算中心市场投资规模高速增长。预计2025-2028年IDC市场规模从1730亿元增长至2525亿元,CAGR达到13%,2023年起国内头部互联网企业及科技公司加速AIGC布局,预计2025-2028年智算中心市场规模从1356亿元增长至2886亿元,CAGR达到29%。2)政策:多项政府报告提出到2025年底,新建及改扩建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降至1.25以内,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项目电能利用效率不得高于1.2。三大运营商提出在2025年后实现50%以上液冷规模应用愿景。3)液冷:AI推动GPU功率提升,液冷成为制冷必然选择。预测2025-2027年中国液冷市场规模从149.8亿元增长至347.4亿元,CAGR为52.3%。
上市公司中,高澜股份在液冷赛道深耕20余年,是国内起步最早的液冷厂商之一,在细节设计、工程经验、工艺把控上都有相当成熟的经验,公司的液冷相关客户包括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等。飞龙股份在液冷领域有部分产品定点和小批量供货。英维克凭借自身掌握的关键自主技术,液冷散热技术已有端到端全链条布局,针对算力设备和数据中心推出的Coolinside液冷机柜及全链条液冷解决方案。公司产品涵盖冷板、快速接头、Manifold、CDU、机柜,到SoluKing长效液冷工质、管路、冷源等。
工信部发文称要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
据媒体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含五方面17项内容。其中提到,提升智能化水平。编制制造业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指南,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支持企业在重点场景应用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和智能体。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持续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研究制定智能工厂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依托智能工厂建设,带动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系统集成创新成果加速应用和迭代升级。
中信建投称,随着Agent产品加速落地,AI产业持续向上,商业化落地节奏有望加快。投资建议上,Agent产品密集更新,关注两大赛道:①利好有数据、有客户、有场景的软件企业,AI产品有望带动公司ARPU提升和项目单价上升;②模型私有化需求增加,利好一体机、超融合和B端服务外包企业。
公司方面,德生科技依托“AI Agent”智能引擎,聚焦“就业”“就医”“政务”等民生核心场景,构建精准化用户运营体系,打造差异化服务平台,培育可持续的业务增长模式。公司与初芯堂合作共创的AI中医智能体,接入了相关大模型,能够实现智能辅助诊疗、虚拟数字人自动化解读检测报告等;目前已应用社区、企业健康小屋、医馆、药店等场景。法本信息打造了垂直行业深度适配、安全可控的企业级AI Agent解决方案,不断将AI技术转化为千行百业可持续的新质生产力。
多地持续推进产业落地,行业正加速从技术验证迈向商业化落地阶段
据报道,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以及政策扶持力度的提升,Robotaxi行业有望迎来快速成长。日前,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表示,根据监管部门的批准,特斯拉将在“一两个月内”将其Robotaxi服务扩展到旧金山湾区。
我国正从政策层面积极发力,助力Robotaxi行业快速商业化、规模化发展。目前,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等地持续推进自动驾驶产业落地。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发放了首批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这是无人驾驶装备在浦东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应用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无人驾驶装备正逐步走向规范化、规模化应用的新阶段。2025年4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提出加快自动驾驶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研制。浙商证券认为2025年有望成为Robotaxi量产元年,全球Robotaxi产业有望迎来多重催化:1)Robotaxi商业化运营推广加速,头部企业营收快速增长;2)量产车型有望陆续下线并投入使用,单车盈利能力快速提升;3)全球Robotaxi运营范围持续扩大。
上市公司中,大众交通作为上海和长三角区域重要的综合交通服务供应商,始终对各类新质生产力予以密切关注。2023年,公司与百度合作,在嘉定地区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锦江在线下属锦江出租部分企业与相关合作方在上海嘉定区及临港新城指定区域内开展了智能网联无人出租车示范运营活动。飞荣达表示,小马智行是公司的合作客户,公司有向客户提供电磁屏蔽材料及器件、导热材料及器件等相关产品。
Grok4、Kimi K2等重磅大模型发布,机构称新一轮AI“军备竞赛”已经开启
机构研报表示,全球范围内新一轮AI“军备竞赛”已经开启,Grok4、KimiK2等重磅大模型发布有望显著催化国内算力需求与应用生态,看好国产算力与AI应用发展。
近日,国内外AI相关消息不断。阿里通义实验室开源多模态推理模型HumanOmniV2;业界首个美术级3D生成大模型Hunyuan3D-PolyGen正式发,可生成面数达上万面的复杂几何模型,助力美术师建模效率提升超70%;OpenAI宣布,已完成了一笔价值近65亿美元的全股票交易,收购AI设备创业公司ioProducts,挺进硬件市场。华福证券看好全球AI应用的加速落地。开源证券表示,多模态模型及Agent的持续更新迭代,及互联网大厂对AI的持续投入,将推动AI应用在内容创作、商业活动等垂直领域加快渗透。
上市公司中,掌阅科技相关优质IP会授权开发游戏产品。公司正在推动AIGC在内容生产、营销推广、丰富产品形态等多方面深化应用。公司积极推进AI大模型在数字阅读垂直领域的应用,充分利用在内容版权资源、创作者生态、海量用户资源等领域的优势,将国内领先AI大模型和“掌阅”APP进行深度融合。久远银海紧跟人工智能的新变化,打造“银海闻语”民生领域大模型与AI+行业应用。AI+医疗作为公司持续投入的重点领域,已完成医学影像识别、医疗知识图谱、智能导诊、ICD编码智能推荐等多方面的能力积累。公司通过对DeepSeek-R1的接入和融合其相关能力,实现了公司银海“闻语”大模型训练质效的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