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32年前,河南粮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河南粮投)就与期货市场结下渊源。彼时,硬白小麦期货(2012年修改为普麦期货)刚上市,河南粮投的前身豫粮集团就开始参与期货市场。2020年,河南粮投成立后延续对期货市场的热情,在5年时间内搭建了系统化期货团队。在提升自身风险管理能力的同时,河南粮投在今年获批为郑商所花生产融基地,深入参与花生期现货市场建设,为花生产业链的稳定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构建期现融合体系筑牢风控根基
作为一家立足河南的粮农一体化国有粮食集团,河南粮投贸易品种涵盖小麦、玉米、花生等,目前每年有总计近一千万吨的贸易量。然而,近年来国际冲突不断、内需疲软再加上花生价格与其他品种联动性增强,使得原本花生价格波动周期缩短,市场风险加剧。
随着花生贸易量的增加与企业风险对冲意愿的增强,河南粮投将目光转向期货市场寻求避险。河南粮投副总经理陈中告诉期货日报记者,河南粮投以现货运营为基础,向交易所、行业企业、期货公司学习,不断尝试并逐步熟练使用期货工具,去年更是形成了“组建一个团队、锚定一组产品、申请一批仓库、建设一个平台、落地一个模式”为核心的期现结合业务体系,成立了专门的期货事业部,制定了《河南粮投集团有限公司期现结合业务管理办法》,为期货事业部与现货部门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和制度框架。
据陈中介绍,目前,河南粮投在场内主要运用的衍生工具包括期货和期权。这些工具在不同的市场环境和需求下,能够有效协助河南粮投管控风险并优化收益。具体到实际应用中,为保障花生价格下跌时库存的收益,河南粮投会借助套期保值操作锁定销售价格;若判断相关农产品价格下跌空间有限,则可通过卖出虚值看涨期权来增加收益。此外,河南粮投的子公司根据业务需求,还尝试采用含权贸易方式对即将采购的现货进行累积,以有效控制采购成本。
“集团的期现业务都由期货事业部统一管理,相关业务的开展都是基于当前的现货情况或采购需求进行操作。为了保证上述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还建立了一系列内部控制流程,包括但不限于:风险评估和监控机制,确保每笔交易都在可控的风险范围内,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定期报告制度,让管理层能够及时了解期货操作的状态。”陈中说。
探索基差贸易模式打造区域“价格品牌”
记者获悉,河南在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上稳居全国首位,但长期以来,因缺乏龙头企业和本土知名品牌,导致花生在实际贸易中仍以一口价为主,因此购销过程中的价格波动风险较高。自2021年花生期货在郑商所上市以来,企业对该期货品种的参与度与使用率逐步攀升。基差贸易作为一种经过市场验证的优化定价机制,已被广泛认可,然而与其他成熟期货品种已在行业中普遍采用基差贸易作为定价方式相比,花生基差贸易在行业内的普及率仍有待提高。其中,缺乏主流贸易商的积极推广成为制约其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陈中介绍道,今年河南粮投将提高花生经纪人业务规模,引导小而散的经纪人群体向规模化、专业化的中大型贸易商转变,构建“交易品牌”;以郑商所花生价格为基础,逐步尝试使用基差销售,希望通过期现结合,以基差销售的方式提升河南花生的销售议价能力,形成河南花生“价格品牌”,以产业带动地区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利,政府增税,产业升级”的目标。
“‘价格品牌’的形成意味着河南花生除了品质上乘,还具有良好的市场定价机制。我们认为基差贸易的推广不仅有助于河南花生产业抵御市场风险,还能显著提升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议价能力,最终促使河南花生形成独特的”价格品牌“,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陈中说。
此外,河南粮投为了进一步扩大花生期货交易规模,推动集团期货业务发展,于2024年提交了花生交割库申请,希望在未来能为河南花生产业贡献河南粮投力量,改变河南花生产业的弱势格局,并为河南花生的定价提供新的支撑。
搭建赋能平台共筑风控“防护网”
河南粮投在花生期货市场持续深耕,并积极履行国企担当和社会责任,通过组织培训、提供专业咨询等多种方式,支持和引导同行业中小企业参与期货交易,掌握期货期权工具及运用技巧,助力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4月份,我们与郑商所签署了共建协议,成为郑商所花生产融基地以来,集团与永安期货合作,在花生主产区之一的延津共同举办‘稳企安农护航实体’为主题的河南粮投产融基地服务花生中小企业活动。此次活动吸引超过30家企业参加,与会人数近百人,取得了良好反响和效果。此外河南粮投副总经理及期货事业部负责人也报名成为郑商所讲师库的讲师,进一步提升了我们在行业内的贡献度。”陈中说。
陈中表示,为进一步推广期货工具的应用,推动更多企业参与期货市场,未来河南粮投将会同郑商所、永安期货持续举办“稳企安农护航实体”相关市场活动,进一步提高企业和农户对期货市场的认识和理解;加强与不同组织和团体的接触了解,通过实地考察和交流,分享在期现业务中的经验教训;通过提供培训、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支持,带动更多实体企业参与到期货市场中来,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自身的风险管理机制,提升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
对目前正处于尝试使用期货工具阶段的企业,陈中建议,在实际运用期货工具时,首先需明确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具体风险类型及盈利目标;其次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工具和策略;再次应充分了解所选工具和策略可能带来的后果,评估其是否能达成企业运营目标,同时务必做好风险控制措施,防范潜在的非预期风险;最后,对于尚未建立期货团队的企业,可以考虑借助外部力量,例如与期货公司合作,或加强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展望未来,陈中表示,将依托河南粮投优越的仓储布局、良好的贸易渠道和贸易体量优势,进一步扩大花生的贸易量和贸易规模,深入渗透花生产业链,积极发挥产融基地功能,为普及花生期货知识和带动中小企业参与期货市场提供服务支撑,助力花生产业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