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椰李德尚玉实习生赵晓月北京报道
碳中和周报关注“双碳”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包括碳中和政策、地方动态、企业实践等。我们将通过精选每周碳中和领域的重大事件,并进行点评的方式,提供一个及时全面的碳中和信息平台。
一、碳中和政策
1、“十四五”绿色成绩单:全球“增绿”最多,建成最大清洁发电体系
7月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一场。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我国的绿色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郑栅洁介绍,这五年的成效集中体现在增绿、治污、用能、循环四个方面。“增绿”全球最多,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新增森林面积相当于1个陕西省的面积,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四分之一。“治污”成效显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7%左右、比“十三五”时期提高了3个百分点,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干流全线达到二类水质标准。“用能”更加清洁,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建成了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每用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这个比例还会提高。“循环”快速发展,每年生产钢材中,20%以上的原料来自废钢循环利用,节能降碳成效显著。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十四五”绿色答卷亮眼。森林覆盖提升、空气水质改善、建成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循环利用成效显著。成就彰显决心与行动力,过去五年的绿色实践,为下一个五年的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2、《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布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三部门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简称《通知》)提出,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逐步完善相关规划设计、技术装备、商业模式和管理规范,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通知》明确了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大力推进园区节能降碳、调整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强化园区资源节约集约、完善升级园区基础设施、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提升园区能碳管理能力、支持园区加强改革创新八项重点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零碳园区建设,鼓励各地区对零碳园区建设给予资金支持,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等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三部门力推零碳园区建设,聚焦用能转型、节能降碳、技术应用等八大任务。零碳园区是构建绿色产业生态的关键抓手,以点带面有助于推动区域深度脱碳,但需防范“有条件地区”可能加剧发展不平衡。
3、绿电全国流动按下“加速键”
7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全国性绿色电力(绿电)交易机制作出明确规定。根据《方案》,参与跨经营区绿电交易的发电企业须满足电力市场基本规则,其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需完成建档立卡及信息匹配,明确国家补贴状态,并具备自动采集推送上网电量、绿电交易电量和自发自用电量的条件。有绿电需求的电力用户(可通过售电公司代理)可自主选择参与。绿电交易方式包括集中竞价、挂牌和双边交易,采用“整体价格”(电能量价格与绿证价格之和)申报模式。其中,集中竞价交易的绿证价格取北京、广州电力交易中心绿证单独交易量价的加权均价;挂牌和双边交易由市场主体自行申报绿证价格,交易机构设定合理申报区间并公布。绿证核发与划转由发电企业注册所在经营区电力交易机构牵头汇总台账,向国家能源局申请完成。绿电结算遵循“三者取小”原则(绿电合同电量、电力用户用电量、可划转绿证量)。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方案》系统构建了跨省绿电交易机制,清晰界定了准入条件、交易方式、绿证划转等。依托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平台共享溯源数据,实现绿证全国统一核发划转,政策将加速新能源跨省消纳,推动绿电价值市场化兑现,畅通高耗能、外贸等企业的跨省绿电交易渠道。
二、地方动态
1、上海市打造“低碳生活新时尚实践区”项目
7月5日,根据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官方消息,为响应“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号召,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联合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等社会资本,共同投资打造上海市 “低碳生活新时尚实践区”项目。该项目是上海市首批20个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项目之一。项目聚焦低碳数字化、建筑绿色化、能源低碳化、绿色交通、垃圾处理等多个领域,旨在通过系统改造,将嘉兴路街道建设成为城市绿色低碳治理标杆。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与中国电力的合作,将重点发挥后者在清洁能源领域的优势,以能源低碳化为切入点推进整体建设。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上海"低碳生活新时尚实践区"项目以街道为单元开展系统化减碳实践,覆盖建筑多领域,形成可持续、可复制的城市低碳发展新模式,将为上海乃至全国超大城市绿色转型提供示范路径。
三、企业实践
1、隆基携手Rafiqui推动墨西哥光伏组件回收
近日,根据隆基官方消息,隆基与墨西哥光伏组件回收机构Rafiqui达成合作,将携手推动墨西哥光伏组件回收产业的基础设施发展,为光伏组件的回收与再利用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强化区域循环经济与光伏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整个回收体系分为关键三步:源头回收,首先从废旧电站回收组件,并通过专属物流链将废弃组件运至回收中心,降低运输损耗及污染风险;智能拆解,在回收中心对组件进行铝边框、玻璃及电缆等部件拆解及再利用,并对无法再生的废料部分进行粉碎处理,避免填埋污染;循环再生,后期将功能完好的模块重新投入至新的生产循环中。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隆基布局墨西哥光伏回收,构建“回收-拆解-再生”闭环,解决产业后端痛点。
2、昶丰牵头制定国内首个合成革生态分级标准
7月10日,由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人造革合成革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昶丰新材料有限公司牵头制定的《2025中国合成革生态环保分级认证标准》在广州发布,标志着国内合成革行业正式迈入“生态分级认证时代”。该标准首次从甲醛、DMF、VOCs、生物基含量等维度出发,将合成革产品环保性能细化为ENF、E0、E1、E2四个等级,填补了行业在环保评价方面的空白。活动现场,来自环保、检测、材料、家居等多领域专家学者围绕绿色转型路径展开深入探讨。业内普遍认为,标准的发布不仅将重塑行业竞争规则,也有望提升中国合成革产业在全球绿色供应链中的话语权。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标准的发布,有望通过建立科学、透明的环保评价体系,驱动行业技术升级和结构优化,并助力中国合成革产业在绿色低碳发展的全球浪潮中占据更有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