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5 02:41:50 股吧网页版
庞大集团股东陷表决权委托纠纷 近35亿元业绩补偿久拖未解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陈新月

  曾被冠以“中国最大汽车经销商”之名的庞大集团,如今已退至“老三板”市场。近期,庞大集团大股东又陷入了表决权委托纠纷。证券时报记者通过多方采访获悉,这场纠纷背后不仅关系到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还牵扯到一笔金额高达34.59亿元的业绩补偿案,相关方的利益博弈十分复杂。

  表决权委托纠纷

  近期,庞大集团接连发布公告,将大股东表决权委托纠纷公开化。

  6月13日,庞大集团公告显示,今年1月,民族兴业(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民族兴业”)与公司控股股东长春深商圳兴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长春深商”)签署《表决权委托协议》。协议明确,长春深商将其持有的16.09%股份对应的表决权、提名权等权利,进行不可撤销的委托,由民族兴业行使,委托期为2年。按照公告说法,这一操作使得民族兴业一跃成为庞大集团新任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也随之由无实控人状态变更为闫铭哲。

  然而,转折随即发生。就在6月13日当天,长春深商发布声明,不认可这项表决权委托。声明称,经其核查,(该委托)既无内部审议记录,也无协议用章记录,因而公司坚决不承认委托行为的存在,并当即向民族兴业发出解除函。

  4天后的6月17日,民族兴业回应,根据《表决权委托协议》,表决权委托不可撤销,且当前并未出现法律法规及协议约定的可解除情形。同时,民族兴业还敦促深商控股等业绩补偿方尽快履行法院判决。

  对此,证券时报记者尝试拨打民族兴业在工商登记信息中留存的联系电话。一位女士接听了电话,但当记者询问对方是否为民族兴业时,该人士随即挂断。记者再次拨打时,电话已无人接听。此外,记者拨打长春深商所留的联系电话,语音提示该用户已关机。随后,记者就表决权委托纠纷的相关事宜向双方发送了邮件,但截至发稿时,均未得到回应。

  据庞大集团此前披露,截至目前,长春深商为公司第一大股东,长春深商为深商控股的全资子公司。由于深商控股的股权较为分散,并无控股股东。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今年5月,深商控股在公众号发文称,深商控股集团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黄继宏出任董事长兼总裁。

  庞大集团现任管理层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据我们了解,公司前实控人黄继宏已回归深商控股,并出任董事长兼总裁。如今,在黄继宏的主导下,深商控股正紧锣密鼓地筹划召开股东大会,意图更换公司现任董事会及管理层,以实现重新入主庞大集团的目标。此时,我们也收到了民族兴业的委托协议及告知函等文件,要求公司按照相关规则及时履行对外披露义务。根据双方声明,目前双方可能存在表决权委托纠纷。”

  “我们正在敦促民族兴业及深商控股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需要明确的是,公司董事会是由全体股东选举产生,职责是为全体股东的利益负责,不应受到个别股东的干扰,进而影响庞大集团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目前,庞大集团现任董事会和管理层都在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地为公司和全体股东服务。”上述人士表示。

  背后或涉及业绩补偿

  在业内人士看来,深商控股筹划更换庞大集团现任管理层,或许与近期庞大集团与深商控股等之间涉34.59亿元业绩补偿纠纷事宜的判决结果有关。

  “该案件已于今年5月底判决,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要求深商控股、国民运力和元维资产按照庞大集团的诉讼请求支付补偿款,但深商控股提起了上诉。目前的情况是,他们提起上诉后未交纳上诉费,而是向广东省高院提交了缓交申请。只有等待广东省高院对其缓交申请做出决定后,才能确定是否进入上诉程序。”庞大集团内部人士表示。

  追溯这起案件,时间要回到2019年庞大集团的破产重整时期。当时,由于债务危机不断恶化,庞大集团被河北省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同年11月,由深商控股、国民运力、元维资产组成的联合体,被确定为重整投资人,并获得公司控制权。

  根据重整计划,该联合体在“无偿受让原控股股东股份”进入庞大集团的同时,承诺2020年至2022年公司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不低于35亿元,若未能达标,则须以现金方式补足差额。

  三年期满,庞大集团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未能达成上述利润目标。2023年5月,庞大集团发布公告称,按照重整计划规定,重整投资人需补足的业绩承诺补偿款高达34.59亿元。当时,深商控股和国民运力回应表示:“将根据重整计划中关于业绩补偿承诺的规定,在2023年7月底前以现金方式补足业绩承诺补偿款34.59亿元,具体业绩补偿的实施计划,正在拟定中。”

  然而,一直到庞大集团退市,这笔补偿款都未能到账。2023年8月,河北证监局向上述三家公司下发行政监管函,责令它们严格依法履行承诺,抓紧协商并明确相应补偿安排,切实维护庞大集团及中小股东的利益。

  2023年11月,庞大集团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深商控股等履约。2025年6月,深圳中院正式作出一审判决,判令深商控股、国民运力、元维资产三被告在判决生效十日内,支付庞大集团补偿款34.59亿元及自2023年7月29日起至清偿日止的利息。庞大集团在公告中表示,已同步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同时,公司将依法穷尽一切法律手段,确保判决有效落实,最大程度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但事情并未就此平息。6月17日,庞大集团收到深商控股上诉状。深商控股不服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在现任管理层看来,当时深商控股等联合体作出的业绩承诺是对全体股东的承诺。现任管理层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黄继宏回归后未就业绩补偿案与庞大进行协商,深商控股目前有意更换董事会和管理层,不排除是想与庞大集团达成和解,规避支付补偿款的义务。”

  积极推进化债

  实际上,在经历了破产重整之后,庞大集团并未如愿走出困境,目前仍面临不小的偿债压力。

  据庞大集团内部人士透露,公司此前的破产重整工作并不彻底,下属子公司未被纳入重整范围,这导致不少子公司出现财产被查封、股权遭冻结的情况,进而形成大量留债,对公司经营造成了不利影响。“时至今日,仍有许多资产处于查封状态,这直接阻碍了公司的融资渠道。化解债务是公司当前的重点工作,我们计划通过引入部分社会资金,同时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积极协商,采取差异化策略推进化债事宜。”该内部人士表示。

  从经营层面来看,当下,庞大集团正在调整战略。据上述人士介绍,一方面,庞大集团改变了以往大举扩张的策略,开始收缩战线,逐步关闭一些盈利能力不佳的店面,并将这些资产重新对外出租,以此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公司也在努力开拓新业务,试图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突破,打开新局面。

  按照现任管理层的说法,补偿款一旦到位,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公司债务压力;同时,随着化债工作推进,公司也将逐步恢复融资功能,经营层面有望随之回归正轨。但当前表决权委托纠纷对公司的影响已十分显著。“表决权委托纠纷不仅影响了管理层信心,也让公司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该内部人士坦言。

  现任管理层表示:“尽管庞大集团已退至‘老三板’,不再是上市公司,但庞大集团仍是公众公司,管理层不会降低管理标准,仍将严格依照相关规定履行职责,对全体股东及员工负责。”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