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5 05:34:01 股吧网页版
浠水杂技团跨界“破圈”:《太极熊猫》42场演出创200万元票房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农新瑜通讯员杨文超

  7月13日晚,武汉汉秀剧场的大幕缓缓落下,由浠水杂技团创作演出的杂技剧《太极熊猫》,结束了在该剧场两个半月的驻演。

  以跨界来破圈,以混搭来进阶。《太极熊猫》这部融合传统与现代的亲子武侠杂技混搭剧,让观念看到了湖北杂技人的坚守与突破:在42场演出中拿下200万元票房,单场最高观众近2000人,原定“六一”结束的演出,因观众热情两度延期。

  “用身体讲述故事的技艺令人震撼”

  连续两个月,周末的汉秀剧场门前总排起长队。

  这是浠水的杂技吗?每一个走进剧场的观众无不生出疑问。

  《太极熊猫》用杂技讲述了熊猫竹林大侠与后人“兰溪”守护家园的传奇故事,剧中,巧妙地融合了浠水杂技自创的绸吊、蹬技等绝活,以及武术、太极、黄梅戏等元素。

  “还是杂技,但是不一样的杂技,有点潮。”一个多小时演出结束后,观众们都自发的起立鼓掌:演出中运用了大量的动漫、舞台剧等现代元素,故事中有复仇、背叛、正义、成长、亲情等扣人的情节,除了没有对话,宛如观看一场好莱坞戏剧。

  “六一”期间,每场《太极熊猫》演出,近2000座位的剧场均座无虚席,单场票房突破20万元。

  “这种热度在非明星演出中非常罕见。”剧场营销总监坦言。

  7月13日晚,参与武汉大学“数智荆楚·中俄文明对话”的俄罗斯师生也专程前来观演。俄罗斯因诺波利斯大学的奥列格对比中俄马戏差异后感慨:“俄罗斯马戏侧重动物表演,而中国杂技突出人体极限与叙事结合,用身体讲故事的技艺令人震撼。”来自安徽的非洲游客穆萨说,他就是在朋友圈看到推荐后专程前来的。

  时尚混搭让传统杂技焕发新生

  浠水杂技是湖北一张文化名片,自1954年创建以来,已走过71载春秋,其表演风格融合了惊险、奇绝与浓郁的乡土气。作为全省唯一的县级杂技团,浠水杂技团连续四年被中国杂技家协会评为“全国杂技优秀院团”,演出足迹遍及泰国、韩国、新加坡等10 多个国家与地区。

  不过,这张文化名片也埋藏着些许隐忧,观众的口味越来越刁,表演方式单一,节目创新艰难,年轻人才越来越少。

  “不创新,金字招牌可会褪色。200万的票房是观众对我们创新的最初认可,未来的创新之路还很漫长。”浠水杂技团副团长陈欢透露,为将《太极熊猫》打造成精品,团队花费两年打磨剧本,将传统杂技的“技”与当代戏剧的“艺”深度融合。参演的演员在增强杂技技艺的同时,脱胎换骨式的学习表演艺术。剧中既有蹬技、顶碗等传统项目创新演绎,又融入街舞、跑酷等年轻元素,太极与熊猫的IP组合赋予明确文化标识。

  “过去地方杂技团常陷于技术展示窠臼,”该剧艺术指导表示,“《太极熊猫》尝试用剧情贯穿技术,让惊险动作成为叙事语言。不少观众反馈,像看了一场动作电影"。而汉秀剧场一流的水特效、灯光与环境特效,也无疑为剧目”加分,在舞台上呈现了极具冲击力的视觉盛宴。

  “作为杂技演员来演戏剧,不少演员长在杂技,而少了表演,略显生硬。”一位李姓观众说,但是有了一个好开始,敢突破自己就是成功。

  除了惊险表演,剧中传递的“成长需要磨砺”“忠诚感恩”等价值观,也让亲子观演成为一堂生动的教育课,为此深得家长们的好评。“平时孩子坐不住半小时,这场剧让宝宝全程入迷,还说要学熊猫的勇敢。”一位父亲在观众评论中写道。

  收官之夜,演员们长长谢幕。陈欢表示,此次《太极熊猫》驻演,展现了传统艺术通过创新表达可能迸发的商业潜力,这一模式或将为地方文艺院团坚守中创新提供可借鉴的发展路径。

  【责任编辑:李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