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以美元计价的中国6月出口同比录得5.8%,上半年出口累计同比实现5.9%的稳健增长。2025年6月,我国外贸企业“抢出口”和“抢转口”延续,支撑当月出口表现。进口则因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和国内制造业景气度偏弱而同比微增,以美元计价的中国6月进口同比录得1.1%,上半年进口累计同比录得-3.9%。
从贸易伙伴看,欧洲、东盟、非洲等市场成为我国出口维持韧性的关键。发达经济体方面,2025年6月,美国暂缓关税政策期内我国外贸企业继续“抢出口”,中国对美国6月出口同比跌幅较5月显著收敛。对欧盟的出口则保持高增,录得同比增速7.6%。新兴市场方面,在“抢转口”的支撑下,6月中国对东盟出口继续维持双位数的同比高增,其中对越南和泰国的出口同比增速超20%。中国对非洲的出口同样保持稳中有升,今年6月录得6.6%的同比增速。
从贸易商品看,汽车、半导体产业链、交运设备产业链、机械设备等相关商品出口维持较好表现,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承压。受全球需求旺盛和我国船舶行业竞争力提升的支撑,2024年以来我国船舶出口呈现高景气。具体到船舶出口额,在2024年存在高基数的情况下,2025年6月我国船舶出口仍实现23.6%的高增;机电产品作为我国主要的出口商品,今年6月同比增长8.24%。其中,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增长达24.2%、通用机械设备商品的出口同比增长1.4%;此外,今年6月玩具和家具的出口同比表现略有好转,但整体来看,美国关税政策对于我国箱包、纺织原料及制品、鞋靴、玩具、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仍造成一定压力。
大宗商品价格同比承压或是进口主要拖累因素。具体来看:一方面或是出于对外贸不确定性的预期,半导体产业链海外进口有所加速,机电产品进口实现6%的同比增长,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进口分别同比增长9%和11%。另一方面主要进口大宗商品中,基于海关总署披露的进口数量和进口规模测算,今年上半年除铜矿砂及其精矿的单价录得同比增长外,其余包括大豆、铁矿砂及其精矿、原油、煤及褐煤、天然气的进口单价均为同比下跌。
当前,我国贸易多元化格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新兴市场与我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愈发紧密。
首先,新兴市场占中国出口份额持续攀升,我国外贸“朋友圈”更加多元。今年前6个月,美国占我国出口的份额进一步下滑至12%左右;相比之下,同期新兴市场占中国出口份额持续攀升,东盟和拉丁美洲占我国出口的份额分别为17.8%和7.8%,较2019年末读数分别提升2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其中东盟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与东盟经贸关系日益紧密,贸易互补不断增强。考虑到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一系列经贸领域合作协议,我国贸易多元化格局较上一轮中美贸易摩擦期间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其次,发达经济体方面,拆解欧盟的进口份额结构变化,可以发现中国在欧盟进口结构的地位相对稳定,2022年以来中国在欧盟进口的份额基本维持在21%左右水平小幅波动,表明在中欧经济高度互补、利益紧密交融的背景下,中欧双边贸易保持稳定发展。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中高端制造商品的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带动出口实现高增的同时有望增强出口韧性。近年来,我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动能强劲,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2024年全年,我国半导体产业链、交运设备、机械、家电等商品出口实现高增。出口结构方面,对比2019年和2023年,2024年我国纺织原料及制品、杂项制品等商品在总出口的占比份额持续下降,而以交运设备为代表的中高端制造商品出口份额持续提升,显示出我国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的趋势。
综合上述分析,东盟和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需求稳步增长,以及我国与欧盟之间相对稳定的双边经贸关系,均是当下全球贸易环境高度不确定性下我国出口韧性的重要支撑。此外,我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动能强劲,中高端制造商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逐步提升,预计以上因素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我国整体出口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