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银理财:短期债市仍缺乏突破震荡的主观催化剂
昨日央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2262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0%,投标量2262亿元,中标量2262亿元。当日1065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单日净投放1197亿元。国债期货小幅收跌,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8%,5年期主力合约跌0.05%,2年期主力合约跌0.03%。策略层面,昨日6月进出口数据与金融数据发布,整体数据具备韧性,但当前市场对基本面定价较为充分,短期债市仍缺乏突破震荡的主观催化剂。中期来看,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不足,下半年货币政策仍有潜在的宽松空间,债市投资环境仍相对合意。
东方金诚:建议中小银行在债券投资中需把握好收益和风险的平衡
央行金融市场司负责人曹媛媛7月14日表示,中小银行债券投资需保持合理“度”,把握好收益与风险平衡,个别激进投资的金融机构需关注利率和信用风险 。人民银行将持续加强市场监测,及时将高风险机构信息通报给监管部门,并丰富利率和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切实防范金融市场风险。
东方金诚对上述央行表述解读认为,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传统行业信贷需求疲弱,利差收窄的大背景下,中小银行近年来整体增持债券来扩充利润空间,平滑经济周期带来的利润波动。且中小银行常常在债券收益率的高点买入,可以抑制利率的过快上行,因此具有市场稳定器的作用,其债券增持行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近年来,部分中小银行因为投资行为过于激进受到监管警示。一方面,中小银行负债端的稳定性往往较差,面临较大的资产负债久期错配风险。特别是当前长端国债收益率较低,当债券市场利率出现明显上行时,可能导致流动性问题;另一方面,中小银行多数存在研究实力薄弱、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对于各种风险难以准确把控。为应对经营和市场风险,中小银行在债券投资中需把握好收益和风险的平衡。一方面,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根据自身负债特点设置合理投资组合久期;另一方面,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建立完善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加强久期管理,通过衍生品对冲利率波动的风险。
招银研究:债市回调风险可控,可关注跌出来的机会
招商银行研究院在相关研报中认为,上周债市表现较弱,10年国债利率上行2bp至1.66%。一是“股债跷跷板”压制债市表现,二是资金略微收紧,三是个别地区“监管指导当地农商行压降债券投资占比”传闻引发市场担忧。展望后市,风险偏好抬升可能令债市承受一定压力,但基本面偏弱,地产等内需修复放缓,“反内卷”对通胀的抬升作用仍待观察,预计债市回调风险可控,可关注跌出来的机会。后续若国内相关政策调整,可能加大债市波动。配置策略上,建议标配国内债券,中短久期信用债打底,中长期品种需要重视赔率(如10年国债收益率上升至1.7%-1.8%更具配置价值),同时关注固收+产品的配置机遇。
浙商银行FICC:债市延续调整,需在混沌中静待拐点
周一市场延续上周以来的调整状态,各期限债券收益率均继续小幅上行。主线还是利空因素叠加前期拥挤头寸的压力释放过程。债市调整有一定的结构特征,中长债调整略多,前期下行更多的一些非活跃政金债上行较活跃券略多,是对前期利差压缩行情的反转。中午30年新发国债发行利率高于预期,引发市场一波超长债卖出潮,一级半新发30Y一度成交在1.91附近。考虑到经过一周的调整后收益率来到最近3个月偏高的位置,在大趋势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市场买卖力量对比可能会逐渐向买方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