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进出口规模站稳20万亿元台阶,创历史同期新高,并连续7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面对全球增长动力减弱,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份外贸成绩单折射出中国经济在风高浪急的大环境中锚定航向的坚定身姿,亦是中国经济强大韧性、澎湃活力与发展底气的有力证明。
纵览上半年数据,“稳”的基础更扎实,“进”的动能更持续。翻阅出口清单,上半年出口总值13万亿元,7.2%的增速尤为亮眼。机电产品以7.8万亿元的规模和9.5%的增长筑牢六成出口基本盘,高技术产品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高端机床、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增速超过20%,特别是自主品牌在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占比提升至32.4%,工业机器人出口继续增长61.5%。面对全球能源转型的趋势,我国外贸企业持续增加优质绿色产品供给,1至6月份,代表绿色低碳的“新三样”产品增长12.7%,风电设备、锂电池等绿色装备出口增势明显。亮眼的成绩,不仅体现“量”的韧性,更蕴含着“质”的跃升。中国外贸结构深度优化升级步伐铿锵,创新动能重塑“中国制造”跃升为“中国智造”,在全球市场赢得口碑,也勾勒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产业升级的增长曲线。
进出口主力军攀“高”向“新”,蜕变突破。今年上半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62.8万家,这一历史性突破的数字背后,是民营企业以54.7万家的数量主体(占进出口总值近6成),贡献7.3%增速的生动注脚。今年以来,民营企业克服外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增速持续领先,已连续21个季度同比增长,成为我国外贸应对挑战、开拓新局的重要支撑。
外贸“朋友圈”更加多元,全球经贸生态圈逐渐铺展。上半年,我国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不仅欧盟、日本、英国等传统市场实现增长,以东盟、非洲、中亚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贡献了更多增量,其中对非洲和中亚进出口增长均超过两位数。1至6月份,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增长4.7%,占外贸整体比重超过一半。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我们拉紧经贸合作纽带,以“量体裁衣”的智慧提供差异化、定制化产品,中国创新的解决方案正赢得越来越多的认可与合作空间。
上半年外贸数据的亮眼表现,背后是我国日渐完备的产业体系、高效的基础设施、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千千万万外贸企业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的共同作用。瞩目前路,随着各项稳外贸政策措施效应进一步释放,我国将继续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更加强劲的“中国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