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4%,比一季度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环比下降0.1%,核心CPI同比上涨0.7%,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今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6月份CPI在连续4个月同比为-0.1%的情况下首次转正,并且核心CPI同比上涨0.7%,创去年以来新高。这说明在扩内需、促价格合理回升措施综合作用下,价格市场出现了积极变化。
盛来运解释,6月份CPI出现回升,首先是在“两新”政策支持下,带动了工业消费品价格回升。以旧换新政策支持的消费品,如家电类、办公用品类等,6月份CPI都出现了上涨。其次,国际市场的一些变化也有传导作用。6月份,汽油价格上升减缓了能源价格下滑对CPI的压力。国际上有色金属价格上涨,尤其是贵金属价格上涨,带动国内相关铂金饰品价格出现了明显上涨,对CPI的止跌回升起到支撑作用。同时,6月份高温多雨,部分蔬菜的供应受到一定影响,海产品、水产品、牛肉价格也出现了阶段性回升。以上这些因素共同支撑了6月份CPI由负转正。
盛来运预测,下半年CPI将保持低位温和回升态势。一是经济保持稳定向好态势,总需求持续扩张,为价格稳定运行奠定了宏观基础。二是相关政策尤其是扩内需政策继续显效,将拉动相关消费需求,有力推动消费品价格稳定回升。三是中央有关会议要求要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改善市场环境。近期,光伏、水泥、汽车行业协会分别采取了自律行动,会对相关领域价格产生积极影响。四是下半年有暑假和“国庆”“中秋”等一系列节假日,会促进相关服务类价格稳定或者上行。五是下半年翘尾因素会减弱,对CPI、PPI下拉影响作用会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