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5 20:48:12 股吧网页版
上市当年业绩“变脸” 博纳影业大股东减持背后三年多累亏超20亿元
来源:经济参考网 作者:吴永

K图 001330_0

  近日,博纳影业(001330.SZ)发布相关预披露公告称,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合计减持不超过5.0016%的公司股份。《经济参考报》记者发现,博纳影业在大股东减持的同时,其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近三年持续下滑。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博纳影业2022年上市当年业绩即“变脸”,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累计亏损24.50亿元。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博纳影业的大股东减持,或与业绩持续亏损、未来发展前景堪忧等不无关系。与此同时,博纳影业及其部分高管还因信披违规等受到责令改正、监管警示等处罚,也暴露了其在公司治理方面或存漏洞,值得投资者关注。

  大股东减持引市场担忧

  博纳影业于6月28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中信证券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信证投”)及其一致行动人金石智娱股权投资(杭州)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信石元影(深圳)投资中心(有限合伙)、青岛金石暴风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计划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以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40976398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0000%;与此同时,浙江东阳阿里巴巴影业有限公司(简称“东阳阿里”)计划减持不超过27338866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0016%。

  彼时,中信证投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141274832股,占博纳影业总股本的10.3431%;东阳阿里持股8492808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2178%。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2025年一季报显示,博纳影业的十大股东名单中,东阳阿里与中信证投分别为第二大股东和第六大股东。事实上,博纳影业大股东减持行为早有发生,中信证投和东阳阿里也并非最早离场的大股东。

  早在2024年11月12日,博纳影业公告称,持股5%以上的股东西藏和合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西藏和合”)及其一致行动人天津桥斌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计划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40554913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9691%;中信证投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3745189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063%。

  一季报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西藏和合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已下降至4.97%,彻底退出5%以上股东行列;中信证投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则降至10.27%;东阳阿里持股比例则为6.18%。

  博纳影业在公告中表示,股东减持主要系“自身资金需求”,其股份皆来源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持有的公司股份。减持的股东不属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减持计划系正常减持行为,其实施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未来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大股东频繁减持往往被视为大股东对公司发展前景信心不足的信号,尤其在影视行业复苏缓慢的背景下,可能加剧股价波动和市场不信任,削弱投资者信心。

  上市以来连亏三年营收净利持续下滑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博纳影业业绩增长乏力,深陷亏损泥沼。

  今年一季报显示,博纳影业当期实现营业收入5.25亿元,同比增长19.43%;实现归母净利润-9.55亿元,相较2024年一季度的0.05亿元出现了亏损,且暴跌17303.99%。中金公司相关研报指出,博纳影业一季度业绩低于市场预期,主要因公司主投影片《蛟龙行动》拍摄成本较高,叠加影片票房表现不及预期,导致一季度净利润大幅减少。公开资料显示,博纳影业主投影片《蛟龙行动》投资成本约10亿元,上映17天票房仅3.78亿元,最终于今年2月14日宣布撤档。

  博纳影业此前发布的2024年报显示,当年实现营业收入14.61亿元,同比下滑9.12%;实现归母净利润-8.67亿元,亏损额同比进一步扩大。博纳影业对此解释称,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为,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同比下降22.6%,观影人次同比下降22.3%。公司电影业务和电影院业务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拉长时间线来看,博纳影业营收与利润已经连续三年下滑。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4年,博纳影业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20.12亿元、16.08亿元、14.61亿元,实现的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0.75亿元、-5.53亿元、-8.67亿元,自2022年8月上市以来三年累计亏损14.95亿元。若加上今年一季度亏损额,总亏损高达24.50亿元。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博纳影业存在上市当年业绩“变脸”的情况。招股书显示,上市前的2020年、2021年,博纳影业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6.10亿元、31.2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1亿元、3.63亿元。上市当年即出现营收大幅下滑、净利润亏损,此后更是深陷亏损泥沼。

  信披违规引监管关注公司治理任重道远

  除业绩压力外,博纳影业还因信披违规等问题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侧面反映出其公司治理机制或存瑕疵。

  今年5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新疆监管局(简称“新疆证监局”)向博纳影业下发《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指出,博纳影业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和信息披露违规等问题。

  相关决定书显示,2022-2023年,博纳影业及其子公司以支付信托理财款等形式,通过第三方向公司财务负责人齐志及其关联方和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于冬及其关联方,分别提供资金20992.68万元、26055.32万元,分别构成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和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截至2024年12月末,上述资金占用款已归还。但博纳影业未按规定披露与其他关联方之间以及与控股股东之间发生的非经营性资金往来情况。

  新疆证监局就此决定,对博纳影业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资本市场诚信档案。新疆证监局还要求,博纳影业认真吸取教训,加强资金管理,提高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杜绝此类行为再次发生,并提交书面整改报告。与此同时,新疆证监局还分别对于冬、齐志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均记入资本市场诚信档案。对此,博纳影业公告回应称,公司已成立专项小组进行整改,包括完善信息披露流程、强化关联交易审核机制,并组织全员合规培训。

  目前在二级市场上,博纳影业股价已跌破5.03元/股的新股发行价格。业内人士指出,大股东持续减持与业绩下滑形成恶性循环,博纳影业能否在短期内重建市场信任,或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实习生孙思睿对本文亦有贡献)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