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美国6月核心CPI同比上涨2.9%,环比上涨0.2%,连续5个月低于预期!
大家好,关注一下美国最新的CPI数据,该数据将影响美联储降息的决策。
美国核心CPI连续第五个月低于预期
美国6月核心通胀再次低于预期,已是连续第五个月,这主要受到汽车价格下跌的拖累。
7月15日晚间,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后,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5月上涨0.2%,同比上涨2.9%。



在商品方面,剔除食品和能源的大宗商品价格继上月持平后,本月上涨0.2%。值得注意的是,受关税影响较大的类别(如玩具、家具、家电和服装)价格出现上涨,显示企业开始把更高的进口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与此同时,新车和二手车价格下降。
这份报告标志着通胀数据连续第五个月低于预期,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特朗普加征的关税会在多大程度上推高消费价格的疑问。一些企业通过提前囤货或自行吸收部分成本(以降低利润率为代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消费者。
弱于预期的数据可能会进一步激发特朗普要求美联储降息的呼声。尽管部分美联储官员表示,在两周后的会议上愿意考虑降息,但整体来看,决策者对于关税是会导致一次性物价冲击还是更持久的影响仍有分歧,因此很可能再次维持利率不变。
在数据公布后,美国股指期货保持上涨,美债收益率震荡,美元一度震荡走弱。


如何影响美联储降息?
近期,特朗普政府不断加码对美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税威胁。上周六,特朗普表示美国将自8月1日起对来自墨西哥和欧盟的商品征收30%的关税。周一,特朗普又威胁称,如果俄罗斯不与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将对其实施100%的“二级关税”。
这些最新宣布的措施还不足以对6月的通胀产生影响,但持续的贸易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未来的价格走势。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关税会推高价格、损害经济增长,但对于白宫关税的具体影响有多大、何时会显现,则意见不一。许多企业在关税生效前就抢先采购、填满库存,这使他们在春季得以暂时不提价。
高盛经济学家估计,美国消费者最终将承担约70%的关税直接成本。沃尔玛5月表示,迫于关税压力将被迫涨价。服装品牌拉夫·劳伦也表示正在考虑提价。
芝加哥联储主席奥斯坦·古尔斯比上周五表示,持续的关税威胁使判断通胀走向变得更困难。他说:“我们不断往里面添加新的不确定因素,导致很难弄清楚‘价格到底会上涨还是不会’,就像又把灰尘扬上了天。”
美联储在降息问题上一直较为谨慎,部分原因就是担心关税可能推高通胀。而特朗普则持续向美联储施压,要求其更积极地降息。
近期的调查显示,6月企业和消费者对通胀的担忧有所减轻——至少相比几个月前白宫频繁宣布关税加征与暂停的时期明显缓和。美国全国独立企业联合会的一项小企业调查显示,仅有11%的受访者将通胀列为最大担忧,创下自2021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但与此同时,表示计划涨价的企业比例升至自2024年3月以来的最高点。
尽管贸易局势紧张,但美国经济总体表现依然相对稳健。6月美国雇主新增就业岗位14.7万个,超出经济学家预期,不过其中很多岗位来自州和地方政府。私人企业的招聘量降至八个月来的最低水平。
BMO资本市场美国利率策略主管伊恩·林根表示,鉴于当前关税环境,很难想象这份CPI报告会推动美联储在9月前就降息。从CPI公布后美债反应平平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在正常情况下,人们会预期这份报告会引发关于美联储降息的讨论。但可惜的是,8月1日即将生效的新一轮关税会让美联储目前保持观望。从现在开始,接下来会有多位美联储官员发表讲话,投资者会密切关注任何短期政策信号——尽管眼下这种指引出现的可能性不大。”
Renaissance宏观研究美国经济研究主管尼尔·杜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份报告中可以看到经济疲软的迹象,因为虽然一些商品价格在上涨,但部分服务业的疲软显示消费者存在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