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站上3500点之后,沪指在7月15日盘中出现回调,一度失守重要指数关口。
15日早盘,A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截至午盘,沪指跌0.93%,报3486.88点,午后逐步回升,最终报收3505点,跌0.42%。深成指、创业板指当天分别收涨0.56%和1.73%。两市全天成交额1.61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533亿。
这是沪指连续四天站上3500点。7月10日,沪指重回3500点上方,次日盘中一度反弹至3555.22点。对于当前的市场走势,中航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郁峰告诉第一财经,前期,随着基本面、消息面的利好带动,沪指持续走高,以大金融为代表的蓝筹板块表现突出,通信、电子、计算机等科技板块也再度走高。
“但随着利好兑现,部分资金逐步选择获利了结。”他预计,短期市场或延续震荡趋势,长期整体向上的趋势和格局未改变。
当前阶段,中报业绩和“反内卷”成为A股两大关键词。对此,多方人士建议,可围绕上市公司中报业绩兑现情况和高景气行业进行布局。同时,在“反内卷”背景下,上市公司盈利拐点或很快出现,届时市场驱动力将变为由基本面接力。
盘中跌破3500点沪指小幅收跌
进入7月以来,沪指多个交易日收涨并站上3500点,令市场对A股新一轮行情是否启动高度关注。
7月10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沪指报收3509.68点,涨幅0.48%。这是该指数自2022年1月24日以来,时隔三年多首次站上3500点。当天,银行股集体走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行,股价集体刷新历史纪录。
之后的两个交易日,沪指继续上涨,7月11日、14日分别报收3510.18点和3519.54点,对应涨幅为0.01%、0.27%。11日盘中还冲高至3555.22点。当天,“牛市旗手”行情爆发,A股券商股、港股中资券商均表现活跃。
同时,沪深两市成交额明显放量。11日,两市成交额达到1.71万亿元,创下近4个月(3月15日以来)新高。而7月10日以来的四个交易日里,沪深两市单日分别成交1.49万亿、1.71万亿、1.46万亿和1.61万亿。
近期的一波上涨中,光伏、AI算力等板块表现抢眼。据Wind数据,月初至今,光伏玻璃板块累计涨幅11.29%,排在热门概念板块首位。
从最新情况来看,7月15日的热点主要集中在AI方向,当天AI硬件股集体大涨,新易盛涨停,股价创历史新高,当日报收157.08元/股,涨幅20%。AI应用股表现活跃,鼎捷数智实现“20CM”涨停。
对于A股近期表现,多方人士认为,沪指连续上涨,但整体来看市场风险不大,市场情绪较高,短期调整或提供布局机会。
“上证指数突破3500点的心理点位后,市场情绪有望延续上行。”星石投资副总经理、高级基金经理喻宗亮认为,当前市场对于利好信息的反应较为积极。在宏观层面没有大的系统性风险、越来越多的资金转向牛市思维的背景下,市场多头力量较为强势,对股市表现较为乐观。在板块配置上,当前主线并未显现,股市或继续保持轮动格局,各个板块均有机会。
中信建投投资策略分析师夏凡捷称,A股连续大涨,但整体系统性风险并不大,股权风险溢价指标显示目前仍然处在机会水平附近,“上台阶”行情有望延续,若短期调整则是布局良机。
“流动性充裕叠加市场情绪升温,推动A股上台阶。外部环境也较为有利,积极情绪或蔓延至A股。”他说。
中报业绩和“反内卷”成关键词
当前,中报业绩和“反内卷”成为A股两大关键词。张郁峰认为,当下的两大配置方向,一是关注中报期的业绩兑现情况;二是关注“反内卷”政策背景下,盈利及市场表现有望出现V型反转的行业和公司。
据Wind统计,截至目前,近1500家A股公司已披露2025年中报业绩。经第一财经初步统计,包含预增、略增等在内,业绩报喜的公司超过600家,占比超四成。
另据中信建投数据,目前,中报业绩预告中,向好率较高的行业包括美容护理、有色金属、非银金融、农林牧渔、医药生物、电子等。
结合中报行情,张郁峰认为,随着中报业绩利好不断兑现,市场后续仍有继续冲高的动能。“在时间周期上,预计市场震荡盘整的周期不会太长,且当前的市场估值水平仍处于历史中位水平附近,未来多头会继续保持持续强势的状态。”他说。
华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邓利军认为,结合历史经验,A股中报业绩期结构性行情主要受政策和外部事件、基本面等因素影响,牛市时业绩影响有限。
“今年中报业绩期,政策和外部事件依然偏积极,A股短期继续震荡,结构性慢牛行情依旧。”他说,行业配置上,短期建议继续均衡配置低估值蓝筹和成长行业,中报业绩期政策导向和高景气的行业表现相对占优。
当前市场另一大主题是“反内卷”。近期,市场对“反内卷”的讨论颇多,券商也密集发布研报,解读“反内卷”升级情况以及对股市的影响。
对此,喻宗亮认为,不可低估国家整治内卷式竞争的决心和效果。不同于市场大多从供给侧去产能去理解,整治内卷式竞争是需要供、需两端同时发力的系统性工程,未来一些顶层设计上的变化或许会浮出水面,可抱以正面的心态去等待。
“反内卷”如何影响上市公司盈利?他说,在产能周期的调节下,在国家整治内卷式竞争的驱动下,或许很快可以看到上市公司盈利的拐点,届时市场驱动将变为由基本面接力,市场的上行也将更加容易和坚实。
国泰海通资产配置团队认为,当前股市“反内卷”行情仍处初期阶段,参照2016年供给侧改革经验,将经历三阶段演绎:一是政策预期驱动(当前),减产、限价等政策信号触发估值修复;二是产能出清验证(2025下半年),行业集中度、产能利用率数据改善;三是盈利弹性释放(2026年起),龙头议价权提升带动利润率跳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