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券商人士处获悉,北交所下发了最新一期发行上市审核动态,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北交所公开发行并上市审核概况以及自律监管实施情况。同时,对发行人及中介机构信息披露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北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北交所受理115家企业的公开发行并上市申请,上市委审议通过12家,证监会注册通过7家,上市6家,融资金额(不含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为19.23亿元,北交所已成为企业上市的热门选择。
6家券商被记录执业质量负面行为
北交所在文件中通报了2025年上半年监管情况。2025年1月至6月,北交所针对15家申报项目中存在的信息披露违规、中介机构执业质量问题,采取公开谴责1次、出具警示函2次、口头警示10次、要求提交书面承诺8次,涉及15家发行人、10家保荐机构、3家会计师事务所、1家律师事务所,23名保荐代表人、9名签字注册会计师、2名签字律师等。
北交所针对6家申报项目中存在的中介机构执业质量问题,记录6次执业质量负面行为,涉及6家保荐机构。针对在审项目开展现场督导或配合证监会派出机构开展现场检查3次,涉及3个申报项目。
从北交所通报的一则案例来看,某公司在问询回复中披露,公司未签署任何经销协议,不存在经销商管理制度,但该公司与2家公司曾签署特许经销协议、发放销售权证。保荐机构未督促该公司在招股说明书及问询回复中准确、完整披露销售模式等相关信息。同时,该公司及其保荐机构还存在其他违规行为。
针对上述情况,北交所对上述公司及其董事长、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保荐机构、保荐代表人采取口头警示并要求提交书面承诺的自律监管措施。
严把信息披露质量关注四大要点
北交所称,为督促发行人及中介机构做好信息披露文件自查把关,结合前期信息披露方面的常见问题,提示关注四个方面:
一是基本信息方面。第一,基本信息披露准确性。例如,国家、地区、政府部门的名称、发行人及其他主体的名称、代码、简称、地址、成立时间、发行方式及发行股份数量、限售股份数量等信息披露是否准确。第二,申请文件更新内容一致性。例如,全套申请文件内容是否同步更新、同一申请文件的上下文信息披露是否一致,不同信息披露文件之间对于同一事项的信息披露是否一致。第三,法律法规及业务规则引用准确性。例如,引用的法律法规及业务规则名称或版本是否准确、是否存在引用已失效或不适用的业务规则的情况。
二是财务信息方面。第一,数据内容及格式准确性。例如,数据的正负号、单位、分隔符等披露是否准确,表格中数据是否存在缺失或错行、串行等情况,招股说明书及问询回复等文件中披露的营业收入、净利润、研发费用等关键财务数据与财务报告是否一致。第二,财务数据勾稽关系准确性及合理性。例如,分项金额与总项金额是否同步更新,财务数据与业务信息披露内容是否存在明显矛盾。
三是文件版本和格式方面。第一,文件上传版本是否正确。例如,上传文件是否为过程稿、带修订内容、高亮标注等的错误文件版本。第二,文件排版和格式是否正确。例如,是否存在图案、表格与文字排布混乱、文件无法读取等情况。第三,文件签章形式是否正确。例如,是否存在未载明签名字样印刷体、以名章或签名章等代替亲笔签名等文件签字盖章不符合规定格式等情况。
四是其他方面。第一,回复文件内容齐备性。例如,回复文件是否遗漏问询问题、是否按要求回答问题。第二,信息披露内容齐备性和规范性。例如,是否按照招股说明书准则和审核指引的规定披露应披露内容,是否存在披露已申请或应申请豁免披露的内容或其他不宜公开的信息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