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周,外卖平台补贴大战持续升温,用户笑了,骑手涨薪了,巨头杀疯了,餐饮商家却陷入“不参加没流量,参加就亏损”的两难境地。
7月15日,北京南城香餐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城香)创始人、董事长汪国玉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外卖大战以来,南城香单日总流水约增长30%~35%,但是堂食并没有增长,甚至部分门店呈下降趋势。总利润是上涨的,差不多增加15%。
“虽然钱多赚了,我们却高兴不起来。”汪国玉坦言,“一是门店太忙,服务人员跟不上,这个不会太长久;二是产品价格会持续下降,很难恢复到正常价格水平,顾客会认为低价反而是正常的了。”
面对外卖大战,他坦言作为商家并无选择权,只能被动参与,“商家应更多思考利润与客群规模的关系,在能接受的度里做权衡。既不脱离趋势,又要兼顾品质和服务。如何在平台竞争中找到更适配自己品牌的路线是关键”。

南城香创始人汪国玉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门店单日总流水增长30%~35% 但堂食没有增长
在快餐行业,成立于1998年的南城香被称为“坪效之王”——单店日流水最高能做到5万~6万元,平均流水是快餐同行的5倍。专注于做社区餐饮的南城香目前有200家直营店,全部在北京,年流水超16亿元。
而在过去两周疯狂的外卖大战中,汪国玉也切实感受到了巨头大战带来的消费者热情。据他透露,这段时间,南城香单日总流水约增长30%~35%,但是堂食并没有增长,甚至部分门店呈下降趋势。“总利润是上涨的,差不多增加15%。”汪国玉透露。
“外卖大战影响下,我们餐饮商家的整体线上渗透率明显增加是事实。”汪国玉表示。
不过,他也明确指出,平台竞争对商家利润的影响同样真实存在,“客单价下滑、利润率下降是肯定的”。
汪国玉同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他的视角来看,外卖大战确实带动了大家的消费热情,比如原来不怎么吃外卖的用户都开始逐渐关注并实际参与其中,这让更多的顾客可以通过这次机会尝试南城香,信任南城香。
而对于北京嘉和一品创始人刘京京在社交平台上对外卖大战“商家不参加补贴活动,就没有流量,而被迫参加了,来的又是赔本赚吆喝的羊毛单,员工快累趴了,餐厅也快赔干了”的感叹,汪国玉表示,他认可并理解刘京京的观点。市场本身就存在竞争关系,竞争强度和不同利益方各自的战略相关,平台有自己的考量。对于商家而言,应该更多思考在这种变局下如何平衡订单、利润和客单价。
“平台不打架,市场就会好吗?不一定。平台打架,市场就变得更差了吗?也不一定。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受伤和买单的必然是商家,这点避免不了。悲观来看,平台大战导致整个行业的客单价和利润率持续往下(走),且会带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负面影响;但乐观来看,平台大战激活了整个餐饮市场,激发了许多新的客群增量,让餐饮企业有了更多的潜在客群可以去耕耘。”汪国玉表示。
“在能接受的度里去做权衡”“要在平台竞争中找到更适配自己品牌的路线”
在汪国玉看来,面对年收入动辄百亿元甚至千亿元的巨型互联网平台,餐饮商家更应该积极思考如何在变局中寻求平衡。
“商家应更多思考利润与客群规模的关系,在能接受的度里做权衡。既不脱离趋势,又要兼顾品质和服务。如何在平台竞争中找到更适配自己品牌的路线是关键。”他建议,在被动卷入的同时,商家应思考如何适应未来可能长期存在的低利润生态环境,并在此环境下找到自身品牌的生存发展之道。
“商家适当地放弃一部分薄利活动也是一种选择,但是同样的,(面对)平台的趋势裹挟,个体是很难逆转的,去反对的同时也需要维护好自己的顾客,找到更适配自己品牌的路线。”汪国玉提到。
他同时提到,用户追求性价比,也关注品质。“有平台告诉我,他们也不想打价格战,是被动的。我想京东也好,淘宝闪购也好,为了抢占市场,为了自身的主营业务(电子商务),从外卖业务上抢占入口不得不拼杀。”汪国玉表示。
专家:外卖平台补贴应该明确而透明,不玩套路
7月15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倡议书,倡议联合抵制价格补贴“内卷式”竞争。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倡议,要主动远离“价格比拼”“补贴换流量”“赔本赚吆喝”等短视行为和“内卷式”竞争,共同抵制价格战损害行业信誉的行为;坚守商业本质,强化品牌建设,提供好商品、好服务,明确商品或服务的合理利润区间,避免陷入“利润为负—品质下降—消费者流失”的恶性循环。
知名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商家的不满和餐饮协会的喊话透露出外卖平台补贴大战缺乏透明度的问题。在他看来,补贴本来就应该赋予商家这一层面,各大平台最终应该将商家佣金透明化,不应该牺牲商家权益来打价格战。
“不过据我所知,并非全部平台都将补贴转嫁给商家。”盘和林表示。
他同时提到,补贴资金谁出这件事,应该是明确而透明的,不玩套路。此外,平台要承担补贴费用,让补贴真正成为实惠,而非文字游戏。同时,法律要跟进,一些虚假补贴本身就属于虚假宣传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