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5 23:48:50 股吧网页版
现场看月球正背面样品!“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览亮相世博会博物馆
来源:上观新闻

  从一曲东方红响彻太空,到“嫦娥奔月”书写传奇,中国探月工程20年将漫天神话写进了现实当下。7月15日,由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和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共同主办的“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览在世博会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展览通过“扣月之门”“月途之征”“月程硕果”“筑梦深空”“苍穹回声”五个单元,以60余件珍贵的实物与详实的历史档案,阐释了“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带领观众近距离感受遥远深空的科技魅力。

展厅现场

  2004年,国务院批准实施首次绕月探测工程,并正式命名为“嫦娥工程”,由此拉开了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的帷幕。本次展览以“科技+科普、成就+文化”为主线,从“嫦娥一号”开启中国深空探测篇章,到“嫦娥五号”携月壤凯旋而归,系统讲述了中国探月工程波澜壮阔的20年。工程研制团队一条龙攻关攻坚,以“绕、落、回”三步走战略为引领,走出了一条高质量、高效益的月球探测之路,一步步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充分展现了探月工程作为我国重大科技专项标志性工程的重大成果和重要意义。

  步入展厅,除了详实的历史档案与文字资料,还能看到嫦娥一号卫星1:2模型、嫦娥四号探测器1:2模型、玉兔二号月球车1:2模型、长征八号运载火箭1:25模型、鹊桥二号中继星1:2模型、地形地貌相机、极紫外相机等重要展品。

展厅现场的模型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携带1731克月球样品返回地球,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圆满收官;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携带1953.3克月球背面样品返回地球,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举世瞩目。在2025年大阪世博会上,月球正面、背面样品的零距离对比展示,在中国国家馆内一经展出便吸引了观众大排长龙,在世博会这个国际舞台上大放光彩。而如今,同一批月壤来到了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同样是月球正背面样品的零距离对比展示,让身处上海的国内观众和身处大阪的全球观众,得以共同凝视这月球上珍贵的“宇宙尘埃”。

  嫦娥五号任务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嫦娥五号返回器、降落伞和钻取采样装置均亮相本次展览。其中,返回器重约325千克,大底直径约1.26米、高度约1.24米,采用大钝头球冠倒锥气动构型,继承载人飞船返回舱气动设计,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地球。现场看到的红白相间的降落伞,则使用高强度锦纶和芳纶材料,减速伞为锥形带条伞,面积约1.6平方米;主降落伞为环帆伞,面积50平方米。

嫦娥五号返回器、降落伞和钻取采样装置均亮相本次展览。

嫦娥五号返回器

  在现场的展柜中,还放着一面“玄武岩国旗”。制作这面国旗,需要先将玄武岩粉碎、融化后,再拉成约1/3头发丝直径的细丝,而后纺成线。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夏海东说:“这样织成的特殊布料,做成的‘石头版’织物国旗,可耐低温、抗高温、抗辐射,确保国旗在月面永不褪色。”

  探月工程的实施,使我国具备了地外天体环绕、着陆、巡视和自主采样返回的能力,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深空探测工程体系,突破一批深空探测核心关键技术,取得一系列原创性空间科学成果,培育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中青年骨干,凝聚形成了以探月精神为内涵的探月文化,为我国深空探测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次展览围绕工程历史背景、研制历程、主要成就、未来任务等,生动讲述了“探月人”以坚定信念将中华民族千年揽月梦想化为现实的艰辛历程,是一曲举国之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智慧赞歌。

展厅现场

  本次展览为期2个月,作为探月工程20年巡展的重要一站,还将启动探月精神宣讲、科普知识等系列活动。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