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6 00:05:40 股吧网页版
资本市场产品体系再添新翼 深市首批科创债ETF将于7月17日上市
来源:证券日报

  首批科技创新公司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以下简称“科创债ETF”)产品定档。近日10家基金公司集体发布公告称,旗下首批科创债ETF将于7月17日集体上市。其中,嘉实基金、富国基金、南方基金、景顺长城基金4家基金公司推出的科创债ETF产品将成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以下简称“深市”)首批科创债ETF。

  回顾此次科创债ETF推进节奏,其高效性令人瞩目:6月18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明确提出“加快推出科创债ETF”,当日便有10家公募机构同步上报相关产品;7月2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正式获批;7月7日,相关产品集体启动首发,仅用一天便完成全部募集,合计募资规模达300亿元;而随着7月17日上市日期的确定,科创债ETF将正式进入常态化交易阶段。

  这一系列进程不仅体现了监管层对科技创新领域融资支持的快速响应,也展现了公募基金行业在产品创新上的高效执行力,将进一步丰富资本市场产品体系,助力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

  机构成为首批科创债ETF认购主力

  从基金公司披露的信息来看,机构是本批次产品的认购主力,持有份额的比例最高达到了99.61%。

  例如,科创债ETF嘉实的《上市公告书》显示,兴业银行持有8.9亿份,占基金总份额比例为30.08%,银河证券持有4亿份,占总份额比例为13.52%。同样,在科创债ETF南方中,第一大持有人仍是兴业银行,持有8.9亿份,占比为29.74%。兴业银行还持有科创债ETF招商8.9亿份,持有科创债ETF景顺6亿份。

  此外,科创债ETF富国的认购户数最多,达到了6011户,平均每户持有的份额为49.91万份。从机构和个人持有的比例来看,个人持有占比最高,达到了40.24%。该基金的第一大持有人为国投证券,持有1.45亿份,占比为4.83%。

  事实上,从市场认购热情来看,7月7日集体首发当天便全部售罄,300亿元的合计募资规模,直观地反映出市场对这一创新产品的高度认可。这种热烈的认购态势,不仅体现了市场对科技创新领域发展前景的看好,也反映出投资者对科创债这一投资品种的信心,为科创债ETF后续的上市交易和持续运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据悉,募集结束后,多家公募已经和做市商探讨了做市方案,希望提升科创债ETF的场内流动性;并对IT系统进行了改造,希望为产品的平稳运作保驾护航。

  例如,嘉实基金表示,公司通过内部培训,让投研团队深入了解科创债的市场特点、投资风险和机会,以及ETF产品的运作模式和管理要点;还对交易系统进行升级和优化,确保能够支持科创债ETF的交易、申购、赎回等业务的高效处理,提高交易执行效率和准确性。

  助力企业关键技术研发

  事实上,作为科创债的重要投资载体,科创债ETF通过指数化投资方式,将分散的科创债资产进行集中配置,既能为投资者提供便捷参与科创企业债券投资的标准化工具,又能通过规模效应优化流动性管理,进一步完善科创债市场的产品生态。

  嘉实基金表示,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科创债ETF推出有助于丰富债券市场投资工具,为长期资金入市提供便利选择。目前债券ETF品种与数量较股票类ETF显著更少,科创债ETF的推出能填补科技领域债券指数产品的空白,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的固收类资产配置选择。社保基金、养老金、保险资金等“耐心资本”“长线资金”也可通过科创债ETF参与科技债市场,支持中长期科技创新项目。

  更为重要的是,在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发展核心驱动力,新质生产力加速重塑经济格局的当下,深市首批科创债ETF的上市,不仅是金融产品创新的里程碑,更是资本市场深度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科技创新的关键一步。

  富国基金表示,科创债ETF契合金融“五篇大文章”金融助力发展科技创新领域的精神,通过推出科创债ETF,拓宽了科创企业融资渠道,吸引多元资金,助力企业关键技术研发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同时,还创新了科技金融服务模式,为金融机构参与服务提供新途径,促进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提升服务精准度。科创债ETF起到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枢纽作用,提升科创债流动性,促进资本市场各板块互联互通,高效配置金融资源,助力建设科技强国。

  展望未来,首批科创债ETF上市后影响力将持续扩大,会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以提升流动性和活跃度,还可能促使更多相关产品涌现并优化运作机制,同时将持续连接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领域,助力国家科技发展,成为推动两者深度融合的重要力量。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