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贺泓源、实习生刘瑾睿北京报道
美国私募KKR进军国内饮料市场已然落地。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显示,在《2025年6月30日-2025年7月6日无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案件列表》中,KKR公司收购远景国际有限公司股权案在列。该案审结时间为2025年7月4日。
诸多细节指向,远景国际背后运营实体便是大窑饮品。

收购大窑?
此前,便有多家媒体报道,KKR将收购大窑汽水的85%股份,大窑创始人可能会保留少数股权。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于6月20日公布了KKR公司收购远景国际有限公司股权案简易公示表,该文件所描绘细节与前述报道高度雷同。
比如,公示表提到,KKR公司通过其新设特殊目的公司Dynamo亚洲控股II私人有限公司间接收购远景国际有限公司(Vista International Inc. ,远景国际)85%的股权。远景国际通过其关联公司在中国境内主要从事饮料业务。
远景国际于2024年在开曼群岛成立。该公司通过其关联公司在中国境内主要从事饮料业务。目标公司的最终控制人为自然人,主要业务为在中国境内主要从事饮料业务。
公示表还提及,交易双方不在同一相关市场也不存在上下游关系的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在与交易有关的每个市场所占的份额均小于25%。
公示表更披露,远景国际2024年在中国境内碳酸饮料市场占比达到5-10%。在国内,能达到如此市场比例的碳酸饮料品牌寥寥无几。
马上赢品牌CT数据显示,在2023年12月至2024年11月期间,国内有糖汽水前三名分别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大窑,前三名市场份额合计达到92.87%。
这意味,至少在有糖汽水领域,只有大窑一家国产品牌有可能触及10%市场占比。再结合前述报道,大窑股权被出售显得极有可能。
但国内运营的大窑饮品如何与开曼群岛的远景国际发生运营联系,依旧需要进一步证实。
天眼查显示,大窑饮品运营方大窑嘉宾饮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为上海蒙清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78.7459%。大窑饮品董事长王庆东在上海蒙清持股85%。另外,王庆东还透过上海政岳、上海大窑嘉合咨询等渠道,对大窑嘉宾总持股比例达到67.984%,表决权比例达到86.2193%。
市场变难
还要看到,至少对外,王庆东没有透露过套现离场诉求。
在2025年3月份举行的大窑饮品全国经销商大会上,他还强调,在健康化、个性化需求崛起的市场环境下,大窑将加速产品迭代与区域突破。
但要看到,碳酸饮料市场确实增长越来越难。
比如,行业老大可口可乐在华销量全面下滑。可口可乐在华装瓶合作伙伴中国食品发布的财报显示,在2024年,其营收214.92亿元,同比增长0.2%;归母净利润8.6亿元,2023年为8.33亿元。中国食品负责经营在华19个省级行政区的可口可乐系列产品。
需注意,中国食品营收微增背后,是销量下滑。
在2024年,中国食品销量同比下滑了9.7%。如此态势下,营收保持增长动力来自涨价以及产品结构改善。另外,主要原材料价格下降推动了利润增长。
中国食品特别提到,在汽水品类整体市场销售额下降的情况下,其依靠产品铺货提升,销售额增速跑赢大盘,市占率保持行业第一位置。
客观上,涨价保持业绩已经成为可口可乐在华策略。
该品牌在华另一家装瓶合作伙伴太古股份亦是类似态势,太古负责中国食品区域以外的可口可乐在华经营。财报显示,在2024年,太古可口可乐在中国内地销售额252.34亿港元,2023年为247.25亿港元;从利润来看,太古可口可乐在中国内地利润额为8.39亿港元,同比增长6%。
具体到产品来看,2024年,太古可口可乐在中国内地汽水的收益同比增加3%,能量饮料及咖啡的收益分别增加41%、1%。
太古可口可乐销量也在下滑。
2024年,太古可口可乐在中国内地总销量同比下跌1%,活跃的零售点也同比下滑1%。业绩增量还是来自涨价。
另据尼尔森IQ数据披露显示,截至2025年前四个月,碳酸饮料线下市场处于收缩状态。
“碳酸饮料越来越难,所以我们必须推茶类等新品。现在整体营销投放也在下滑。”有知名气泡水品牌高管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这或许解释了王庆东想要离场的原因。